說明
週六, 18 九月 2021 14:43

暢談六祖壇經(787)當下是佛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你只要承認每個人都有覺性即可。《法華經》有過類似的一段話,說的是眾生未來幾乎都會成佛。你可能會問:「師父,如果我不修,會不會成佛?」其實,不管你修不修,哪怕你已經墮入地獄,我也說你是佛。但是,問題在於,墮入地獄的那個人死不承認他是佛。他會說:「假設我是佛,我會墮地獄嗎?」你們現在有沒有墮地獄呢?你們怎麼沒有墮地獄?當你很痛苦的時候,你不就墮地獄了嗎?我告訴你:「你本來就沒有痛苦。」你卻回答道:「師父,你跟我說什麼傻話?我現在就是很痛苦。」每個人都是這種狀態。

  說修也是方便說。為什麼我要說人們「幾乎」會成佛呢?因為一禪提的人不能成佛。也就是,不相信自己是佛的人不會成佛,直到他相信。請問,你是佛還是眾生?你說你是佛,你既然是佛,你就要過佛的生活,你卻又不肯。佛的生活,並非只是坐在桌子上給別人拜,也不一定要坐在雲上。你是佛,就當過佛的生活,這樣跟你成不成佛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現在是這樣的人,你這樣就好了。你還需要期待或寄望,想要等到有一天,你福慧具足之後才成佛嗎?

  以上所講的並非理論,而是「我現在就是這個樣子」。那麼,你接著就不要再問:「我現在是這個樣子,什麼時候才會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你這樣問,其實你就是一個煩惱的人,因為這就是你的煩惱。覺性只是:「我過去走了冤枉的路,原來本來是這個樣子!」你們很多人都有一種概念,認為修行一定要三大阿僧祇劫,就一定要這麼多時間。或者,你們認為修行一定要經過五十二個位階,或者修行一定要經過聲聞、緣覺、菩薩,然後一直到成佛。

  當你覺悟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原來所謂修行的時間是夢中的塵勞,修行的那些位階也是夢中的塵勞。比如,有一個學佛的人,假如認為要把三藏十二部經典完全讀完,他才會開悟,所以他一定要把這些經典讀完。但是我可以保證,縱使全部讀完,他也不會開悟。不管你怎麼學,學到最後,你若沒有碰觸到自己,你是不會開悟的。即:學到最後,你一定要自己去瞭解自己,否則你怎麼繞都一樣,只是你繞一大圈之後再回來碰觸。有的人不需要,他直接就面對他自己。但是大部分人卻偏偏不相信這個理論。那就慢慢修吧!但是他又不老實。
心和佛,是不生不滅的。六祖以一種很實際的角度來解釋:不生就是不活在過去,不滅就是當下。時時刻刻覺性是不會滅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前面講「前念」,「後念」與之對應,不可以解釋成未來,而是他不講,大家會誤以為心不生起。


聞後思惟:你能夠言下便承認你是佛嗎?

閱讀 464 次數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