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二, 28 九月 2021 21:08

暢談六祖壇經(805)重在感悟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無論是任何人跟你講什麼,你都當依經典告訴你的為主。但是,你不可以只有聽,而沒有自己的生活體驗。悟道一定是在生活中,而非只有在做早晚課之時,或放下身邊的工作趕快來靜坐,你才能悟道。你時時刻刻都能夠悟道,包括上洗手間。前幾天,我做一個夢,我夢見我在打掃房間,環境很髒,又很臭。掃到一半,我感覺我好像醒來了,那一剎那我還在半夢半醒之間,但我的鼻子分明聞到那種很臭的味道。我突然覺得:「剛才是在做夢。」當我這個念頭一起來的那一剎那,臭的味道就沒有了。這不是祖師大德的公案,而是我的生活經驗。我當時感受很深,內心也是很震撼。

  以前有一個韓國的法師,叫原曉大師。他本來要前往中國學習,在路上時,他夜宿墳墓旁邊,他覺得口渴難捱,起身摸到身邊有一瓢水,便端起來喝掉了。他覺得那水很甘甜、很清涼。隔天起來,他才知道那是死屍頭骨裡的污水。他因此悟到了「唯心所造」,便打道回府了。並非聽到這則公案,你就覺得你知道了,而是你生命、生活中,你有這樣的經驗嗎?當別人講話,你會被人家影響,其實不是你被人家影響,而是你被你的心影響。有的人去拜佛,拜完了覺得比較平安。並非佛祖給他平安,而是他心裡的作用,是他自己感覺到平安。佛祖怎麼能保佑你平安呢?有很多的觀念,大家要去厘清,明理的人不含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果一個人拜石頭,他就是相信石頭公,這個信仰造成他錯誤的人生觀,這樣是不對的。你要知道什麼叫宗教,拜石頭、孫悟空、豬八戒或土地公,那都不是宗教。拜石頭,它的教義是什麼?你就講不出來。它的教主是石頭,它給你什麼教化?教的目的是要回歸宗。我們常講「萬變不離其宗。」沒有離開這個核心,此核心以人的角度即心。你看歷史文獻,它跟你說世界有幾個宗教,當中一定符合這個內涵。

  一般人都覺得我們大部分的觀念是對的,只有少部分的觀念才是錯的。其實,我們大部分的觀念都是錯的。從你教你孩子的態度,從你對待你另一半的態度就是錯的。孩子不是用教的。你要教他,他就不聽,因為你想教他,就是想改變他。沒有人願意被別人改變。每個人只要一教他的子女都有問題,因為他不明白教養的定義的精髓。教育的方式就是:我好像沒有教你,但是你已經被我影響了。很多父母親都知道養孩子,卻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教養這兩個字有很深的內涵。

  我常勸很多的父母親:「你的想法不對,所以你根本沒有辦法教你的孩子。其實孩子不用你教,只要孩子喜歡跟你在一起,你的教育就成功。這樣,你的孩子就不會變壞。」你一天到晚想要教你的孩子,他對你討厭得要死,看見你就想跑,都跟你不親近,他有心事都不跟你講。你的孩子不喜歡你,你要教他什麼?


聞後思惟:你能常常從人、事中體悟人生嗎?

閱讀 520 次數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