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達」聽「聞」了六祖的「偈」頌「,」知道自己錯了,便懺「悔謝」罪「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謙恭」二字沒有幾個人做得到的。孝養父母、尊師重道,哪幾個人做得到呢?一個人心上有自負的東西,有他引以為傲的過去的背景,有他的知識,所以他沒有辦法謙恭,也就沒有辦法談修行。
「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你們誦經都沒有疑惑嗎?比如,你誦《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沒有疑惑嗎?到底真的有十八層地獄嗎?或是誦《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真的像它後面講的有這麼多功德嗎?或者,你在誦《法華經》時,世尊告訴我們,只要願意接觸《法華經》,未來一定成佛,你不會有懷疑嗎?你都沒有懷疑,也講不出所以然,這就是愚癡。不知不覺,不知道到底哪裡有問題。有懷疑不是不好,你應該去找答案,當解決之後,你就突破了。最怕的是,你沒有懷疑,所以你也不會進步。
為什麼一路走來,走到最後,我出家了呢?我就是在懷疑:「我是上帝所生的,上帝是我的老爸,我的爺爺是什麼人?」即:上帝一定也是別人生的,那上帝的爸爸是誰?我常常這樣問基督徒。這就是疑惑。再來,上帝,你為什麼要創造我去犯罪呢?既然我這一切都是你創造的,包括我的思想、語言、觀念都是你一手組成的,你創造我去犯罪,你還要判我下地獄,這當然不公平。有懷疑才會突破。
一樣的道理,有人讀了《壇經》之後,跟我說:「六祖不是一般人。」有人看了釋迦牟尼佛傳之後說:「釋迦牟尼佛不是一般人。」他們不是一般人,你跟他們就永遠有落差,你就永遠趕不上他們。佛說法所度化的人是佛嗎?佛說法,最主要是度化凡夫的眾生,這就代表凡夫的眾生一定能成佛,因為佛過去也是凡夫的眾生。
你還會說:「六祖一定是菩薩投胎再來,所以他一聞《金剛經》就開悟。」既然佛是凡夫,六祖也是從凡夫修起的,這叫平等。如此,我們學佛有才信心,佛說的法才能平等。諸法平等無有高下,心佛眾生無有差別,這樣的道理才會通達。
你有疑惑,自己沒有察覺。這個疑惑放在你的心中,所以你不知道你迷。這個迷就是無明,你不清楚,又講不出所以然,它永遠覆蓋你的真心。你不知道你哪裡出了問題,這代表你不用心。用心的人,不用看經典就可以察覺他的問題。譬如,山上的樵夫沒有讀書,但是他可以察覺到人生這麼無常;住在海邊的漁夫,他可以察覺到:「為什麼生命總是這樣地短暫?為什麼不能夠永恆?」譬如,有些古人產生這樣的疑惑:「未生之前誰是我?死後我又是誰?」
難道你對《六祖壇經》就沒有疑惑嗎?比如,你看不到六祖教你念佛,也沒有教你一直誦經、持咒或打坐。很多學佛的人都是這樣修的,但是六祖並不講這些。浪子回頭金不換,修的是什麼法門?他是修懺悔法門嗎?還是誦《三昧水懺》後才浪子回頭的?他就是自己覺醒,知道自己不對的。他修的,就是「我不對」的法門。
我們一直念佛,卻沒有一件事情做對的。那一天,我跟一位長老聊天,他跟我講:「連做人都不會做,要修什麼行?」這句話,我相信你們早就知道了,大家也都能承認。很多人拚命修行,做人卻很失敗。這樣,他一定會修出魔,幾乎都是六道輪回。
聞後思惟:你對於法義有生起疑惑並用心去尋找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