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五, 15 十月 2021 15:31

暢談六祖壇經(827)向外攀緣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

  你「外緣內擾,」自性被你的貪瞋癡,被六塵的境界,被所有的因緣所干擾。「外緣」即六塵,「內擾」即六識,你被六根接觸六塵產生六識的境界干擾,之後就好像被人家控制。你好像總活在動盪不安之中,而沒有活在如如不動的狀態;你看到的都是動盪不安,所以心不會靜,不能明白自性的本質,不能夠體悟。

  你往外攀緣,這些因緣反而讓你的內心更加困擾。一個人煩惱不夠,還找別人一起煩惱。一個人好不好?你不煩惱就好,會煩惱就不好。一個人煩惱,接著又找一個伴,變成兩個人的煩惱,因為他的煩惱變成了你的煩惱,因為他已經變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會說:「到底是幾個人最幸福呢?到底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觀念正確才會幸福。你只要時時刻刻反問自己,看你的正見是否已經建立了。如果沒有建立,你就去建立。所謂正見就是三法印,你要百分之百懂,而非讀很多經典。有人說:「三法印是最基礎的。」不要這樣講,離開三法印還有什麼好講的?

  你為什麼會往外一直攀緣呢?你有沒有動機、目的?當然,有的人是為了名利,有的人是因為孤獨寂寞,無法獨處,一定要找一個人為伴。我看過人間衛視報導終南山的節目,終南山是個很有名的山,歷代有很多人都在那邊閉關,甚至有很多出家人上山之後一輩子都不下山,或在那裡閉關二三十年才下山。叫你去,你有辦法嗎?你的心有辦法住在那裡嗎?那些人修行到什麼程度,你先不要管,你自己的內心世界能夠如此放得下嗎?

  看這些修行人,我們也會讚歎。當然,你不要補說:「修行不要這樣修。」我跟你說:「修行也未必不可以這樣子。」我們說話要圓滿,每個人有他的因緣,他已經決定這樣修了,他就這樣修。你不決定這樣修,你就下山接受我們的考驗。如果你要一輩子住在山上一直到往生,我也尊重你的決定,都可以。很多人的內心世界一直都沒有辦法,一定要找個東西來,而沒有辦法享受寧靜,總是覺得孤獨難耐。你就是「甘受」這些塵緣「驅馳,」甘願做塵緣的牛馬,被人家使喚。

  眾生本來是佛,但眾生不明白,而被貪愛所遮蔽。佛慈悲,「便勞」駕「他世尊從三味中」,即從定中「起,」佛本來如如不動,但他為了度化眾生的關係,「種種苦口」婆心「,」來告訴我們。你們為什麼不把一個問題弄懂呢?比如,我告訴你們,三法印是真理。你們為什麼不在家裡好好學習、體悟,而要讓我在課堂上一直講呢?有人曾經這麼說:「佛在世的時候,我不聽法。等到我要聽佛說法時,佛已經不在了。」我們人一輩子都活在後悔之中,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把握住當下。

聞後思惟:如何萬緣放下?

閱讀 599 次數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