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六, 27 十一月 2021 14:29

暢談六祖壇經(876)自我觀照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六祖講得很清楚:每個人都有般若智慧,你要透過你的大智慧照破五蘊煩惱。或者你會問:「師父,還沒有覺悟,怎麼會有智慧呢?」這代表你永遠不會覺悟,因為你現在就沒有大智慧。你雖然沒有開悟,你現在有沒有智慧?雖然真的跟假的在一起,但是真的從來沒有離開你,這代表智慧沒有離開你,你怎麼會沒有智慧呢?你不要掉入一個陷阱:「我要開悟才會有智慧。」這樣的理論註定你不會開悟。
當我心靜下來,我觀察自己到底要什麼、追求什麼,我到底要氣什麼、恨什麼的時候,當我靜靜自我觀照的時候,這不就是一種智慧了嗎?你學佛法學到最後不要掉入理論的陷阱,般若一定不是這樣想出來的。學佛,腦袋都不能動,那你就學錯了。迷時它是腦袋,當我靜下來時,腦袋就會產生智慧。只要你靜下來,願意停下來,你的智慧就會生出來。我們一直靜不下來,我們的內心一直停不下來,所以我們一直很煩、很亂,這就是輪迴,一直轉。

  不管什麼事,你只要問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自己停頓一下:到底是怎麼了?有了這個「怎麼了」,你的智慧就不一樣。我上課有時候喜歡故意停下來,我不是要讓你講道理,講道理只能是安慰、鼓勵,我是要啟發你。啟發不是講道理,講道理不會讓你有所啟發。我做個實驗,我先用說理的方法,之後再用啟發的方式。你問:「人為什麼會起無明?」人之所以會起無明,是因為內心世界有貪、嗔、癡,所以只要你勤修戒定慧,自然就能熄滅貪、嗔、癡。這樣是不會開悟的,你們聽經都聽這一種。你再問:「人為什麼會起無明?」無明怎麼寫?你不用寫,你這時候的樣子就是無明。誰在照鏡子?沒有人?那賣鏡子的賣給誰?這兩種方式,你覺得哪一段話你聽了之後會停下來,靜靜地去想?後面這一段。

  你能承認它是假的嗎?不能,你就沒有辦法去假歸實。要用什麼方式你才會承認呢?不需要用什麼,知道假的就好了。接著,就開始玩遊戲了。人家要叫你媽媽,你就讓他叫;人家要占你的便宜,要讓你多犧牲一點,就讓他;人家笑你傻,你也跟著笑。如果你知道是假的,從今天開始就跟大家玩遊戲就好,那叫遊戲三昧、遊戲人間。而非:知道假的之後,從今之後了無生趣。

  跟你講假的,你又覺得接下來好像不知道怎麼辦,好像失去一個追尋的目的,而假如人生沒有一個追尋的目的,又不知道憑什麼活下去。我反問你,你到底在追什麼?你只是習慣性地追,但你永遠不知道你在追什麼。就像你只是習慣性煩惱,但是你始終抓不到重點:你真正的煩惱是什麼,你不知道。比如,你煩惱你的家人,你的重點是什麼呢?你很難講出一個重點。這就叫做無明、無知,即你不知道你在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聰明的人會以為他知道,其實他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得跟失那一回事。你應該把它參透。既然沒有得失這件事情,你就不應該覺得好像有一顆有所求的心。求人是很苦的,你要求你的理想也是很苦,無求就能悟道。《金剛經》分明跟你這麼說,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所,因為他悟到無一法可得,燃燈佛才為他授記。

聞後思惟:你能否從慣性中停下來思考你為什麼這麼做呢?

閱讀 572 次數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