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像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以知五蘊法」:談「我」,不離開五蘊;五蘊不離開身心以及外面的世界。五蘊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五蘊以什麼為開始?唯識所變,唯心所造。識,也可以創造出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是先有想法還是先有感受?你有沒有被電電過?你燙到熱水亦如此,先有感受再有想法。不過,有時候沒有發生什麼事情,比如你忽然想到昨天很委屈,你的感受就會很不好,那就是先有想法才有感受。色、受、想、行、識,因緣條件不同,就不見得是按照一定的軌道。這並非理論,而是讓你觀察自己。當你觀察久了,你會明白:每個概念都沒有辦法單獨成立,因為每個都是無常。
「及以蘊中我」:五蘊中並沒有一個「我」,因為它都是無常的。往生,我們說是識在投胎。假如你投胎了這一世,又繼續投胎到第二世,你第一世的識跟第二世的識是不一樣的,所以沒有一個不變的靈魂。意識隨著因緣,隨著你個人的修行不斷變化。其實我談的還是無常,無常必然是變化、變異的。既然如此,它一定不是常見,故可以破常見;無常,不是沒有,一定是相繼,是非斷滅的,故可以破斷見。你聽八不中道會亂掉,但是我跟你講無常,你會覺得很親切。所以,命運不是宿命論,而是緣起論,而緣起一定是無常。
「外現眾色像」即外面的世界,「一一音聲相」, 各種聲音,都是「平等如夢幻」的,因為都是無常。真理還有一種特性,叫做平等性。我們常講唯識所變,唯識很複雜,有很多學派,我只是講簡單的概念。唯識一直在分析外面的世界是虛幻的,因為它是由識所創造的,以此讓你不要執著。問題是,識創造了所有的一切,而識是誰創造的?再來,識所創造的是無常,識難道是常嗎?以般若的角度,二者都是空,一切法畢竟空寂。
一切事情,沒有一件不平等,沒有一件是對立的。即:這些都是夢,都不是真的,故是平等的。你沒有深深體會到它是夢幻,怎麼會平等呢?讚美你和罵你是夢境,自然就平等;逆境、順境是夢幻,自然就平等;人家對你好不好是平等;修行打坐亦如此,你感覺很好是夢幻,修得不太好也是夢幻。修行不是要感覺好。要感覺好,躺在床上睡最好;沖三溫暖也很好;大家都聽你的話,對你畢恭畢敬,感覺也很好。然而,這不能開啟你的智慧,而會讓你迷失在陷阱中而不自知。
在修行的過程中,你要記住,要一直修下去,不管沿路風光多麼明媚,你也不可以停下來看風光。比如,你開車的目的地是墾丁,中間有很多很美的風光,你的車子都不能停。車子只要停下來的那一刹那,嚴格講就是著魔。著魔並非指有一隻鬼跑出來攔你,而是只要一執著就是魔。
無論修任何法門,你要在修行中不著魔,必須明白一個概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幻。」有的人怕靜坐後會著魔,執著就是魔,不執著哪來的魔?我們一般比較會執著什麼?我們對不好的會怕,然後就跳出來;對好的,反而會停在那邊。「我今天打坐好舒服啊!」「我今天打坐,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這些都不是你打坐的重點,這是你的潛意識貪圖舒服,把這種舒服的感覺當成是你要的。打坐的目的是要讓你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讓你徹徹底底明白你是誰,此即「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聞後思惟:你能時時刻刻察覺自己的執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