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日, 15 五月 2022 14:24

暢談六祖壇經(1052)讓心平靜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你佛經讀很多,你知道很多道理,但是你沒有檢測過你自己。瞭解自己到底是怎麼看世界的,你就會知道你的內心根本就沒有轉換過來。從表意識到潛意識,你有很多觀念是不正確的。你帶著不正確的觀念,想要持戒、修禪,想要有智慧。不正確的觀念,你怎麼修?你要修什麼?你是要修不正確的觀念嗎?不正確的觀念是用修的嗎?不正確的觀念是一種領悟,你要領悟過來,你要察覺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接著你才能徹徹底底領悟過來。如果你沒有能力察覺觀念是不正確的,你要修什麼呢?你是要修你走路的姿勢,還是講話的語調呢?因為那些與你不正確的觀念並沒有直接關係。

  我很直接了當要告訴你們一個觀念:重點就在於「心平」二字。其實,「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這十二個字,重點也就在心平,因為心平自然就行直。直即是正,而非講話很直。行直即行正,就是你該怎麼表現,你該怎麼講話,你表現出來都是恰到好處,都是恰當的。行正就是一種智慧的展現。如果有一個人,他講的道理比你深、廣,他不見得是有智慧的人,而是他的知識比你多,學識比你淵博。智慧,是要在日常待人接物之中展現出來的。所以,如果你著重於知識、學識,卻忽略了智慧,你的知識對你生命的提升並沒有很大的幫助。

  所有的問題都只有一個問題:你的心為什麼不能夠平靜?不管你是初學佛者還是老參,不管你是佛教徒與否,也不管你信不信教。真理不屬於哪一個宗教,不屬於哪一個學派。真理是屬於誰的?你有沒有看到真理?真理在何處?我看到真理,真理在我眼前。你不可以把知識當成懂得。我用什麼角度看世界?我看到的都是真理,但是你卻看到了爾虞我詐,你看到的都是紛紛擾擾,看到的都是世間的不平等。如果你看到了這些,就代表你的心就是這種狀態,無論你如何折騰,你的心永遠都不能平靜。

  假設他是好人,我看到他是真理;假設有一個要打他的人,叫做壞人,我看到他也是真理。但是,你們不是這樣看,你們是看好人和壞人。我知道有的名相在講什麼,它沒有講到核心,但是我聽懂它在講什麼。比如,你是用什麼角度看這個世界的?你是用什麼眼光在看這個世界?其實,不是他的眼睛在看這個世界,而是他用他的心在看。所以,標準的講法是:「你是用什麼心在看這個世界?」如果你的觀念不對,你不是要去探討如何修,而是應該去改變你的觀念。但是,觀念又分表意識和潛意識。有的埋得很深很深,你沒有辦法察覺。當你看到這句話,你應該先想到一個問題:重點在心平。很多經典都告訴你「心平」這兩個字。比如《金剛經》,其重點就在於「雲何降伏其心」。名相不一樣,其意卻相同。

  我現在不叫你們修,而是叫你們參。即:你可以參透嗎?參透這個禪,禪指的就是你的心。你可以參透你的心嗎?所有的重點,都是你的心在做怪。你唯有參透你的心,你的心那一種風吹浪起、興風作浪才會止息。否則,它永遠都不能止息。你知道它為什麼永遠不會止息嗎?

聞後思惟:在你的眼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閱讀 485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