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日, 15 五月 2022 15:21

暢談六祖壇經(1054)從心問尋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學佛的重點是在於這一顆心。心是誰創造的?是心創造了自己,還是自己創造了心?我這麼講,是要你們起疑。舉個例子,我們透過物質現象溝通,我們為什麼無法透過心靈現象溝通呢?因為我們太不瞭解我們的心。其實這一點也不神秘,每個人都會這種狀態,只是大家已經遺忘了很久。天人就有心靈溝通的能力,又何況層次更高的人。

  你不是要學方法,而是要去找答案。修行,我們談漸修和頓悟,大部分人都支持漸修,要從迷漸修到悟。我問你:「不孝的人如何漸修變孝順?」你聽起來會不會覺得很奇怪?不孝變孝順是漸修的嗎?你應該研究如何教育一個不孝順的人變成孝順的,還是探討他為什麼不孝?並非我慢慢告訴不孝的人怎麼孝順,而是他的內在一定有癥結。譬如,他一出生,母親就待他不好,或是父母做過什麼樣的事情。或許懷胎時,父母就對不起他,從出生到現在,產生很多不愉快的原因,讓他發自內心沒辦法孝順。第二個原因,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到底被什麼東西誤導?第三個原因是最深的,是人類根本的無明,在他未出生前,在他的黑盒子裡,他就是這種狀態。這個癥結一開,一切就開了。

  第二個概念:你幸福嗎?如何才能幸福?頓悟不應該用這樣的問法。會這樣問的人,就是會這樣思考;會這樣思考,就是有這樣的心態:幸福在外面,所以才問如何達到幸福,即如何追求到幸福。以這種模式,你一輩子都不會幸福,這就是漸修。

  在佛教界,真正認同頓悟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在談《壇經》,骨子裡還是漸修的思想。頓悟的問法是:什麼是幸福?這就是開始疑惑。如何成佛?這個問題是漸修。什麼是佛?這就是頓悟的問法。你是要學習如何幸福,還是領悟幸福?假如你們有四十個人,如果我跟你們講如何才能幸福,能追求到幸福的人幾乎很少。但是我問你們什麼是幸福,你們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領悟到幸福,你們要覺悟是很有機會的。如果你們想修到開悟,你們幾乎一點機會都沒有。你如果要按步來,來不及了,你還能活多久呢?

  你們要把名相打破,不要潛意識和表意識都沒辦法整合。關鍵在哪裡?你自己思考看看,進入你很深的心去想一個問題:我的心為什麼一輩子都不得平靜?退休的人已經退休了,談戀愛的人也談過了,連孩子都生了,連爺爺奶奶都做了,你家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至今你的心仍不能平靜?你心中有遺憾嗎?你還有願望未完成嗎?還是因為你還沒覺悟?

  這些答案需要我告訴你嗎?如果你需要我告訴你答案,那你對自己的人生太不負責任了。你的重點是擺在這裡,你只要把它找出來,接著把它擦掉。所謂擦掉是譬喻,是多餘的,因為連擦都不用擦。簡而言之,要恢復本來面目,就像你的臉如何乾淨。你至少要知道你的臉不乾淨,知道之後,擦掉不就好了嗎?我講的是直接了當、一翻兩瞪眼的東西。

  你不要用你那一種傳統的、傷害自己的腦袋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跟你講的,是你隨時會覺悟。如果我跟你講:「我教你降伏其心的方反正你就念佛(坐禪、念經、持咒)。」這些方法,你們已經用很久了,而且很多道場都在教。我並非說這些方法不好,而是你的觀念不正確,你用任何方法是沒有用的。觀念只要一正確,用也好、不用也好,反正就是沒有事。當我知道了,我心平靜,要用,也無妨我的平靜;不用,我本來就平靜。

聞後思惟:你能夠直接了當頓悟嗎?

 

閱讀 391 次數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