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五, 27 五月 2022 15:05

暢談六祖壇經(1078)心境兩亡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

  永嘉禪師還未開口,六祖大「師」便知道他有沒有修行。他讚歎永嘉禪師「曰:夫沙門者,」熄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才謂之沙門。「具」足「三千威儀,」行為嚴謹,「八萬細行。」此乃表法,「三千」即戒定慧,「八萬細行」即八正道,即具戒定慧、行八正道之意。「大德自何方而來,」六祖尊稱永嘉為大德。從哪裡來,有很多意思:你是做什麼?你到底是領悟了什麼?你到底是有什麼修行?

  我講一個公案:有一天,洞山良介禪師跟他的師伯一同去參訪。他們口渴了,就到河邊喝水。喝水時,他們看到溪流的上游有菜葉飄下來。洞山良介跟他的師伯說:「這個荒山園地為什麼會有菜葉?代表前面一定有人,應該是個修行人,是個道人。」於是,他就跟他的師伯二人循著小溪慢慢往前走。走了很久,終於看到一位修行的老和尚。

  照理來講,看到老和尚之後,洞山良介應該跟老和尚頂禮。但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問老和尚一句話:「老和尚,你是得到什麼消息才入山的?」簡而言之:你是悟到什麼,才自己到山上這樣獨自修行的呢?

  你若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你是在深山中做什麼呢?你是在逃避什麼嗎?說你是隱士,你又不是真正的隱士。很多人有逃避的性質。如果你說你沒有逃避,你是真的想修行,那你悟到什麼?你若沒有悟到什麼,那你怎麼修?你說你很認真用功,你沒有悟到什麼,你在修什麼?真正的修行,真的是悟後起修。

  老和尚回答道:「兩隻水牛鬥入海,從此不知去向了。」如果我們聽不懂,我們一定會繼續問,這樣就會被老和尚打破手腳。老和尚講完之後,洞山禪師馬上跟他頂禮,因為他知道他也是有道。這就是:有法,你可以當我的老師;沒有法,你就乖乖聽我的。我們現在的人卻非如此。師徒本非君臣關係,但現在很多的道場都變成了君臣關係。師父像君,弟子像臣: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君要臣拿錢來,臣不拿不忠。其實應該是平等關係,就看你有沒有道,有沒有法。

  這兩頭牛指的是什麼?講的是心跟境。你有看到你那兩頭牛嗎?你這一輩子不是這兩個在鬥來鬥去嗎?鬥多久了?你累不累?你有沒有察覺到自己在鬥?強不強烈?如果你不強烈,那你聽我的課還是早點回去睡覺好了。你們的心一直跟外面的境界鬥,到底鬥什麼呢?你們要爭到何時?

  你不再鬥了,那我恭喜你了,因為你證得無諍三昧,像須菩提,世尊就是這樣讚歎他的。所以,我常說:你的心跟這個世界,你到底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煩惱是不是一種境?外面有外境,內在有心境。何為境?即你所緣的對象。境被我轉,還是我被境轉?那就看你的心。如果沒有事,就沒有「鬥」這個假名。沒有事就好了,連「清凈」也都不用。其實,心跟境已經把一切修行都講完了。故道信禪師才會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鬥入海,他已經入了智慧的大海。

聞後思惟:你的心還想和境鬥多久呢?

 

閱讀 467 次數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