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一, 06 六月 2022 13:49

暢談六祖壇經(1096)是心在念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有時候你有願,是因為你不得已要放下。比如,我現在已經死了,我不得不放下。這個概念,你們要提前察覺到。那還是你的掛礙,你根本沒有放下。你為什麼對世間的染著沒有放下?我說的放下,不是指不做事。該做的還是要去做,但是我的內在是徹底的不執著。這個娑婆世界是沒有一點值得我留戀的,這個世間是不可愛的。你不要誤會我的話,我看到了真相,所以才說它不可愛,所以我一心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你有這樣的願,我就恭喜你。你只要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加上這個願,如果你沒有去,你再回來找我。
一般人看到「信願行」三個字,他會認為好像很簡單。他覺得:「我來學佛一定是相信,不然我怎麼會來學佛?師父,你出家一定會相信,不然你怎麼會出家?」其實不見得。有一些人不見得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要去東方琉璃世界。有很多學禪的,如果你這樣問他,他會反駁你。那是他的事,你不要這樣學。所有的東西都有,只是叫你不要執著。

  你會覺得相信很簡單。誰不想到好的地方?這個是人性。開這個條件,等於沒有開。我本來就想到好的地方去,還需要你開條件?再來,你把行當成了願。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大家都能去。這個行是身口意。其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很難。你們可以不造惡業嗎?何謂行?行正。何謂行正?六祖曰:「行正即是道。」難道只有禪宗才需要行正,凈土宗就不需要行正嗎?難道只有學佛的人才需要行正,不學佛的人不需要嗎?都要。

  你現在只是嘴巴在念佛。是嘴巴念佛比較強烈,還是心念佛比較強烈?你並沒有念「南無回家,南無回家」,你下課為什麼會回家?你不用這樣念,你的心就是想要回家。你雖然嘴巴念南無阿彌陀佛,你不見得心想要去極樂世界。你都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你有念南無孩子嗎?你沒有。但是,你任何的狀況,你會不會忘掉你的子女?你不會。你不會忘掉回家,你不會忘掉你的子女,你並沒有念,但是你的心很強烈,這叫做心念。你往生極樂世界,你沒有這種心,你卻誤以為有。我就是要把你的誤會講清楚,不然改天你怪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開的條件,他沒有騙你。現在問題是,你不符合他的條件,所以你當然沒辦法去,這叫做因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你想過一個問題嗎?你的掛礙很強烈,你不需要念那個掛礙,但是你的心時時刻刻一定會牽掛那個掛礙,一定會去你掛礙的地方,而非回歸清凈的西方。你怎麼去?這三個條件,如果你是玩真的,就很簡單;如果是玩假的,你就只是亂念而已。不符合因果,你一定去別的地方。但是,很少人願意把這樣的願清清楚楚地講出來。而且,你願力這麼清楚的時候,就無關你念佛念幾聲。不是說一天念一萬句或十萬句,你縱使一天一句都沒有念,但是你的心這麼迫切,你一定去。如果你的重點沒有擺在這裡,你的重點就會擺在這個世界,你一定就留在這個世界。

聞後思惟:悟道修行之於你,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嗎?

 

閱讀 389 次數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