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一, 20 六月 2022 22:09

暢談六祖壇經(1122)盲目追逐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你這一輩子在做什麼?你就是盲目地追逐。你在追逐什麼?不知道。你在追逐金錢嗎?你是出生來賺錢的,這樣講好像不對;你是來這個世界上受苦的嗎?好像也不對。表面上,你會講很多概念:你在追逐幸福,你在追逐快樂,你在追逐理想,你在追求你的抱負。這些東西是什麼,你知道嗎?

  簡而言之,你在追求一個你永遠得不到的東西。你為什麼會追求?因為你認為有個東西是值得你追求的。比如,你認為愛情值得你追求,你認為事業值得你追求……你會認為:「有啊! 我在追求愛情,我在七夕情人節那一天終於如願以償。」你的得到是什麼意思?你得到的是永恆嗎?不是!你得到那一剎那會快樂,快樂之前是苦,樂之後亦是苦。為了得到這個快樂,需要付出你很久很久的辛苦。但是, 你得到的這個樂卻是短暫的,等樂消失之後,你的苦依舊沒完沒了。你會打算盤嗎?你會加減乘除嗎?像這種公式,小學生都會。你一輩子在追逐的,就是這個短暫的快樂,我不管你追逐的是什麼。

  你沒有看到真相,難道你們看過的佛經沒有寫真相嗎?有!你們看過的佛經,有一篇叫做《心經》,《心經》曰:「以無所得故……」你一直認為有個東西是你可以得到的,所以你一天到晚都在打妄想。因為你有妄想,在《心經》中稱為夢想,所以你才產生了顛倒;因為你有顛倒,所以才產生了恐怖;因為你有恐怖,所以才產生了掛礙;因為你有掛礙,所以你才不能變成觀自在。那你變成了什麼?觀不自在眾生。請你好好看清楚你在幹嗎!

  我這樣講,只是大致地講,但是還不夠細膩,你還須自己觀察、思考。如果你一聽就懂,那你就開竅了。學佛只有一個重點: 不斷認識自己,一層一層認識,這就叫做行深。但是,你會問:「如何認識?」經典其實講過,但是你看一輩子,比如你看《心經》、抄《心經》,你只是用來辟邪,或掛在客廳中顯得比較有氣質。有修行的人才有氣質,沒有修行的人都是習氣。所以,有習氣的人一天到晚生氣。

  有幾個動作,《心經》一開始就講:觀。你要停頓,不要觀自在一起念。你想要認識自己,你就一定要觀察自己。如何觀?你要正確地去觀察人生、生命、生活。你的生活,你從小一直到現在,你每天都在觀察嗎?你應該只是在胡思亂想。你不觀察生命,你怎麼知道生命是什麼狀態?你不觀察生活,難怪你的生活品質這麼差; 你沒有觀察人生,所以你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價值何在。就像我們讀歷史,其實就是觀察歷史,在於觀察一個國家的成敗興衰。你觀察一個人,就知道他是如何成功,那是有脈絡可尋的。你沒有觀察,所以你從小到大都是迷信。不是迷信宗教才叫迷信,你不明白就去做即是迷信。

聞後思惟:你追逐的心何時才能夠止息?

 

閱讀 447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