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日, 24 七月 2022 14:54

暢談六祖壇經(1177)行平常事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平凡人就是平凡人,無須讓別人知道,無須證明自己怎麼樣,不怕別人誤會,也無須證明誰強誰弱、誰對誰錯。平凡人,他不想怎麼樣,這就是「沒伎倆」。我講的平凡人是針對人而言的,即:你一直覺得有你的存在,所以你要去創造你的價值和意義。

  平常事,從早上一直到晚上睡覺,醒的時候要用心做事,睡覺的時候要用心睡覺。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那太不簡單了!我講的平常事,是指:掃地,刷牙,拜佛……有的人住在寺院裡,做完五堂功課,就開始講是非,因為他無所事事。

  所有的事都要用心,包括聊天。一般人聊天不用心,都是在造業,很少有人聊天就是一場法會。說法就是法會,不管你做什麼。會修行的人,一定不會急著趕快去修行,他的修行就是他的功課。而不會修行的人,大家在出坡,他卻要趕快做完,做完後就可以去修行:喜歡坐禪的,出坡完趕快去坐禪;念佛的人,出完坡之後趕快去念佛。
這個概念,你不打破,你就不能入道。即:我再也沒有那個概念,所有的事都是平等、平常的。所以,做一切事情時,我都當用心。用心為了什麼?也不為什麼。走路,我本來就要好好走路;掃地,我本來就要好好掃地;洗碗,我本來就要好好掃地……而你們在掃地,掃得亂七八糟;你們也在洗碗,卻洗得不乾不淨。洗完之後,不是把碗打破,就是洗碗池下像淹水似的。你真的是很粗糙,連洗碗看起來都沒有氣質。有修行的人才是有氣質,做什麼都有氣質。沒有氣質的人,在外面,別人沒有看到他,聽到他走路的聲音,就知道這個人沒有氣質。

  我所講的這個概念很具體,但是你做得到嗎?主要在於你願不願意做。叫你用心掃地,就不是做不到,而是你不願意。你沒有能力,我不勉強,但是不願意,那就是你的事了。我每天要刷牙,所以我每天要看《壇經》,這樣有問題嗎?如果你覺得每天看《壇經》有負擔,那你刷牙怎麼沒有負擔?從這個角度來看,幾乎講不完。你會察覺到,你的生活幾乎不及格。即:你做事情都是選擇性的用心,其它都不要管,都是懶散。那就是分別心,就是對待、矛盾,就是妄想、執著。事情就是事情,並非這是大事、那是小事,因為你當行平常事。所以,當先生的,要用心陪太太去買菜。

  你講出來,你做不到,那也是沒有意思。我所講的,是你可以做得到的,只是你不願意。當有一天,你都做到了,我告訴你,你是開悟的人,你不承認,我也當你是開悟的人。所以,從「平凡人行平常事」入手,就不需要具備十八般武藝,也不需要開悟,也不需要《壇經》都讀完,也不需要學佛,這就是「惠能沒伎倆」。

  如何常保平常心?心如何清淨?你若能當平凡人,能行平常事,「平常心」是多說的。不求自得,得什麼?無所得。這個是自然、輕鬆、無為的,它不是刻意的,不是有為的。

  如果你確認這些念頭留也留不住,你就可以「不斷百思想」。比如,我來給你們上課,你們不會擔心我不走。你的念頭不是跟我這個人一樣嗎?你不要擔心它不走。知道它一定會走,不就好了嗎?它會走,你還是做事情,你還是做平凡人,行平常事。當你越來越不在意它的時候,它就不會變成一種困擾。別人晚上在放煙火,會不會變成你的困擾?那就是你自己如何看待這件事:你是要欣賞煙火,還是不斷抱怨,還是覺得它對於你是一種困擾,還是欣賞它呢?「不斷百思想」,當它漸漸不影響你了,它就會漸漸變成一種智慧。即,你生起的每一個念頭,都是一種智慧。

聞後思惟:你甘願好好做一切事嗎?

 

 

閱讀 517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