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六, 27 八月 2022 22:05

暢談六祖壇經(1220)不斷領悟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唐朝的時候,禪師只希望你領悟而已。他想盡辦法,用各種方式來引導你。悟道了,從今之後,該怎麼過就怎麼過,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你留下來也好,自立門戶也好。只要你領悟了,禪師的責任就已了。

  你到底在悟什麼?每個人悟的東西可以不一樣。譬如,六祖曰:「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你要問問,你有悟到嗎?沒有,你就要悟。你朝去悟這個問題,暮也去悟這個問題,買菜、煮飯、洗衣都要悟。你沒有信心,有可能悟到這個問題嗎?你覺得你本來不足,要培養各種條件,你才會具足。這就是一般人的腦袋,你對具足的概念沒有領悟。比如,「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你也沒有悟到清淨啊!

  你只要悟一句話,即:你要證明這句話。當你證明到了,你就契入了。那一天,有個同學問我:「師父,我有兩句話看不懂,我可不可以請教你?」我說:「兩句話太多了,你問我一句就好。」他問:「可以問哪一句?」我說:「你隨便問。你可以問我,你為什麼總是想講話;也可以問我,你為什麼會不斷地自尋煩惱。」我的意思不是叫你來問我,而是要問你自己。你的問題,你自己解決了,當下就是一種領悟。我每次要起煩惱,我就問我:「一切法不可得,我如何能起煩惱?」我一直想,就是想不出來。我這不是在開玩笑。

  你心有執著,就與「諸行無常」這句話背道而馳。一切法不是無常嗎?既然無常,有什麼好執著的。你會說:「經典歸經典寫,我歸我想。」你每天來上課,你每天誦經、做早晚課,你是在做什麼呢?你是「如是我不聞,一時眾生在臺灣。」你是金光黨,整天都在騙佛祖,騙自己,也騙師父。這個把戲,你要玩多久?與其這樣,不如去打太極拳,不如看到路上有垃圾邊撿,可能會更好,至少你知道你在做什麼。比如:「我知道我在運動,我知道我在愛護環境。」你不要:「我不知道我在騙我自己。」你說你修了很久,你應該說你自己欺騙自己很久了。

  你也可以這樣悟:「原來修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從今之後,不再修行了,你也有可能開悟。為什麼?你從今之後不再痛苦了,所以你開悟了。很多東西,你都可以悟,你不要很死板,一定要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也可以問:「奇怪,我為什麼每天看到人就很討厭?」以前,我都在悟:「我為什麼那麼懶惰?我為什麼爬不起來?」我承認我是個很懶惰的人。

  一個月三十天,我只上一天的班,因為一天我就有業績了,其它二十九天我都休假。我是有實力的,但是我的實力只願意做一天。我休假做什麼?我就一直問:「我的人生在幹嗎?」好苦!因為不願意付出就是一種痛苦,因為不能勤勞,對於我而言,也是一種痛苦。我就領悟:「難道我天生就是個懶惰的人嗎?」因為我找不到一件我喜歡做的事,因為很多事情我完全都沒有興趣,不管什麼事情,所以我的惰性永遠存在,沒有一個事情讓我起勁的。我一直思考,而不是看很多書。直到我發現有一件事情能讓我起勁,我的人生就醒過來,從此生命就不太一樣。從那一天,我就開始出來教書了。

聞後思惟:你能夠堅持不懈地思考你人生的一個問題嗎?

 

閱讀 471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