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157

週一, 31 十月 2022 08:01

暢談六祖壇經(1254)精準提問

作者 

  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涅盤經》的重點就是在談常樂我淨。故,在《涅盤經》中,常常會談到常與無常的概念。從行昌向六祖提出的問題中可見,他讀了《涅盤經》這麼久,卻不知道常與無常的概念。行昌有修行,居然認為他不懂。很多複雜的名相,你會知道你不懂,然而對於某些常聽的概念,你說不定有很深的誤會,但是你自己卻不知道。你會認為:「誰不懂得無常呢?佛性是常住的,好像到處都這麼說,誰不懂呢?」其實,你所懂的並非真實意,你可能只是誤解了。行昌所問的問題,讓我感觸很深。你誤以為你懂一個概念,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你之所以不能突破,就是因為你不懂,所以你一開始對法義就沒有深入。

  行昌最主要是要問常與無常,他是問這一部經典的核心。如果是問一段經文的人,則是不善問的人。我們去宜蘭時,同學熱心招待、款待,還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請師父簡短地說一下《法華經》的重點是什麼?」我就說:「重點就是十如是。」《壇經》的重點就是:如何識自本心?會問的人,都是問重點。比如,他在研討《華嚴經》,他遇到一個專門研究《華嚴經》且有修行的人,他問:「何謂一真法界?」他一下子就問出這本經的核心。如問《金剛經》,就問:「三心不可得,那要降伏什麼心?」這樣問就是內行人。這樣的問題,一般人答不出來。但是,你也不可以亂問,你要問一個對這部經典有研究的。一般人沒有研究,你就不要故意刁難別人,你要問他有研究的問題。

  六祖大「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六祖大師的回答跟一般的概念不一樣。行昌「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這就是行昌自己在讀《涅盤經》時認識錯誤,認為無常是一個概念,而常是另一個概念。比如,別人跟你講常,你就執著常;當別人跟你講無常,你就執著無常。當有一天,別人跟你講無常是真理,你就抓住真理;當有一天,別人跟你講真常才是真理,你有可能又抓住真常這一句話;當有一天,你同時接觸到這兩句話,你的內心就產生了矛盾:到底真理是常還是無常?到底佛性是常還是無常?

  你學佛法,有人跟你講一個概念,你不要直接把它記在你的腦海。你記住這個概念,並不代表你懂得,所以你常常領悟錯誤。法師說法若是只會依文解義,他自己則開不了悟。縱使他沒有對錯,說得都很有道理,聽的人也不見得會開悟。禪師就不太一樣,他的重點是要讓人開悟,所以他的講法很活潑,而不是以解釋的方式來講。就像趙州和尚最有名的公案:「狗子有否佛性?」禪師能抓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法的目的和精髓。而一般法師不會像他那麼說,也沒有這個能力,因為他們自己並未開悟,不解如來真實意。

聞後思惟:你知道經典所要表達的真實意嗎?

閱讀 45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 13 十二月 2022 15:04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