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選段: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你的重點要擺對。你會問:「師父,你希望我們重點擺在哪裡呢?」我不跟你講:「你的重點要擺在明心見性或往生極樂。」而是:你的重點要擺在你自己的心上,你的重點要擺在瞭解你自己之上。瞭解自己是一個大原則,其內涵,你要細細推敲。瞭解自己,你才能化解自己的問題,才能看到自己的障礙,看到你很微細的障礙。這樣,你才能夠真正解決內在的煩惱,才能真正幸福、快樂地過一輩子。接著,按照你的影響力,你是那樣的人,你自然就能影響你身邊的人,這就是隨緣。至於是什麼名相,那都不重要。你要擺對地方,否則,就「如賤使貴」,如同卑賤的人在指使高貴的人,意思即為顛倒錯亂。你這樣學習,恐怕會妨礙你悟道。
「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當一個人的重點已經很清楚了,他自然可以排除一些雜緣。你不可以一直找任何理由與藉口,說:「因為很多人都找我。」你內在的意思是:一,你優秀;二,你的人緣很好;三,你能力很強;四,你博愛。問題是,你怎麼不懂時間管理?比如,我有八個小時要留給自己,我有八個小時要與別人結緣。如果你沒辦法給自己八個小時,你至少也要給自己四個小時。有時候你不是沒有辦法,還是不願意。我不講什麼聰明才智,或你做什麼事業,而是你不願意留給自己每天一段時間。所以,你屏息諸緣,當求妙悟,即好好去瞭解自己。你才能夠知道自己的狀態,才能夠真正瞭解自己的心。
「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真淨禪師告訴文准和尚:你不用這樣看書,該睡覺的時候就當睡覺。你不用怕看書不懂,當你有一天開悟了,他日即以後,你看其它書一看就懂,都不難,就好像推門一樣,一推就開。所以,你不要急。從這一段公案可見,重點在自心,先把自心擺在第一順位。等到你開悟,你的能力自然就出來了。
當真淨禪師向文准和尚開示之後,文准和尚聽了進去。於是,他就把書合起來,吹掉油燈,去就寢了。以後,該用功的時候,他就好好用功。結果,他在用功的時候,聽到一個寺院裡的出家人在念一篇文章,不是《金剛經》,而是《出師表》,就開悟了。功夫是自己下的,不是那個因緣是什麼,而是他的功夫下得很深,一碰到,他就開悟了。
我們勉強研究文准為什麼開悟是沒有意義的。你只應該問一點,你有沒有深入你自己的內心用功。如果有,你才有機緣,否則,任何因緣來,你也開不了悟,因為你對你的內心功夫不夠。關鍵在於此,而不是你聽到什麼。當然,聽到什麼,他必然有他的因緣。
聞後思惟:你有不斷深入自己內心去感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