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方便者 猶春池拾礫
「不知方便者」:過去行昌不知道如來方便智慧權巧說法,當佛說無常,他就執著無常;當佛說常,他就執著常。如今,他知道他錯在哪裡,也知道佛為什麼這麼說了。
什麼是佛所講的權巧方便法呢?一切都是權巧方便。大家不要以為二乘就叫權巧方便,大乘就叫做究竟了義。不對!佛告訴你,講大乘、小乘都還不是權巧;講不了義跟了義還不是權巧。佛講任何的概念都是權巧,就好像我教你招數是權巧,有一天告訴你「無招勝有招」也是權巧。
「猶春池拾礫。」春天百花盛開,也下很多大雨。「春池」就是春天的池塘,譬喻自在的心。在春天的池塘中,魚兒悠游自在,這代表我們本來是自由自在的。我們不明白在這個悠游的虛空大海當中,我們就像風像雲一樣地自在。我們不懂得這一種觀自在,我們看不到「春池」,看不到極樂世界就在眼前,看不到處處都是善知識,處處都是佛菩薩。
「拾礫」指的是塵勞,行昌是在描述他自己。涅盤的境界,是一個常樂我淨的狀態,但他卻在那裡繞不出來。撿小石頭,就是經典一句一句撿拾。你不要這樣看,看整段的內容比較重點。人家開悟之後,講的偈都是很有名,很有意思的。
在一個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環境,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游泳池,你不懂得悠游自在,不在那裡好好游泳,卻在那裡撿石頭。就好像有的人到馬爾地夫,一看到沙灘上的石頭很漂亮,就開始撿石頭,一顆顆撿,撿三個小時。奇怪,你是去那裡度假嗎?有的人去瑞士,就只是去購物。
從一些觀光旅遊報導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的旅遊品質很差。東西能買得到,大自然的景色卻買不到。你到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你買不到;你到西藏,西藏你買不到。但是,你卻沒有看到這些景色。
我們人生還不是一樣嗎?你的人生是在撿石頭,你不知道嗎?你這個月撿多少?「師父,我這個月撿三塊石頭,賺三萬塊。」以前我剛退伍時,我做業務。下午四、五點,我想:「這時候,美術館的人應該還很多,有人就有我的客戶。」於是,我就去推銷。但是,我推銷了三個客戶之後,我把皮箱擺在旁邊,坐在那邊覺得很落寞:「為什麼這段時間別人可以帶著小孩在草地上慢跑?為什麼可以穿著短褲遛狗?為什麼那對老夫妻手牽手散步?他們為什麼可以享受此時此刻?而我現在要忙著賺錢,不懂得享受?」錢不是這樣賺的,所以我很難過,覺得這不是我要的人生。
該賺錢的時間,你要去賺。但是,該度假、該休閒、該散步時,你要好好地去享受。人生的狀態,你現在看到什麼?春天的池塘你看得到嗎?你看到的,都是煩惱、垃圾和障礙,都是你不想看的。這不是悲哀嗎?我們眾生就是這麼悲哀!
聞後思惟:你有好好善用你的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