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二, 01 八月 2023 21:31

暢談六祖壇經(1390)常住不遷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

  「常住不遷,」關鍵在於此。「常住」,從法上來講,即法沒有生滅變遷;從現象來講,指的即是寺院;弘揚法義需要僧人,僧人也稱為常住。故,常住包涵佛、法、僧三寶。《楞嚴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繼。」即,一切眾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惑造業,由業受苦,故生死相繼。「由不知」,不知即不明。「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即為不識本心。

  真心、佛性就是一種常住的狀態,它不屬於因緣所生之法,故無變遷。性,指的是心,心的本來面目,一般簡稱為心性。性凈,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不是修來的,而是本來的。性是清淨的,性是本具足的,明即是智慧,即是般若,即是光明。它具足了寂,具足了照,本來也是清淨的狀態。

  如果單談一個心,就是談心之體。但是我們不會這樣用,我們都用諸妄想。其實,是你自己嚇自己的,你不但是閻羅王,也是典獄長,你創造了一個地獄自己下去關;相對的,你也是阿彌陀佛,你自己創造一個極樂世界,活在那種清淨的狀態。都是你創造的,是心。心是何物?不要說它是什麼,無實無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用妄想的心,修到死去也是無奈。此想不真,它非真實,亦非真心。因為是生滅法,你因緣所生,故不斷惑業苦,不斷輪轉,輪迴相繼。

  虛雲老和尚很推崇《楞嚴經》。你只要明白這個概念,講老半天,什麼凡夫、聖賢、佛、眾生、煩惱、菩提、散亂、禪定、斷、常、來去、性相體用,講穿了,它就是常住不遷,講的就是這一顆真心。真正悟道的人,才知道其「名之曰道。 」這是大乘見解。若是南傳的,不要跟他討論這個話題,怕你們會相互爭辯。六祖已經交待過,同見同行才可以講,不同見不同行不必講。

  六祖大「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即相對的生滅法。「將滅止生,以生顯滅;」外道是把生跟滅分成兩個角度來講,也就是當對方滅了,他就認為這是「不滅」。但這個滅不是真的不滅,而是它跟生的現象不同。「滅猶不滅,生說不生。」他所講的生不生,是針對滅的現象來講的,事實上他所講的是相對的概念。所以他所講的「不生」不是真實的不生,「不滅」不是真實的不滅,並非真實的樣子,而是針對對待所講的。

  外道將斷滅為止,生說不生;以生顯滅,其說不滅。他是以一個角度停止,再來說另外一個角度;另一個角度生起,再來否定另一個角度。他所說的生,與六祖所講的生是不同的;他所講的滅,亦與六祖所講的滅不一樣。

「我說不生不滅者,」即本來就是這種狀態。「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以你們的角度來講,你們認為:「師父,我生起一個煩惱。」我跟你說本來就沒有煩惱,此即「不生」。但是,你沒有辦法領悟。既然你認為你生起一個煩惱,你就要解決這個煩惱。

  六祖所講的不生不滅不見得與龍樹菩薩講的雷同。禪宗的解釋,常常有自己一套的見解。你不見得要以什麼模式來套它,只是你的思想要一貫,要知道它在講什麼。禪宗所講的本心是不生不滅的。

聞後思惟:你能體會那種常住的狀態嗎?

 

 

閱讀 381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 01 八月 2023 21:44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