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
「執」著「空」義,對般若及禪不瞭解「之人」,即是「有」誹「謗經」典「,」而不是在講經度眾生。你未開悟,你會有意無意誹謗佛法。你不要以為你一直很護持佛法,你只要看不懂,你就會輕易誹謗。尤其是執空的人,認為沒有天堂、地獄、凡夫、聖人,你這麼講,你的內在是有問題的。你所講的這些都是緣起的現象,只是要你不執著,但你不能否認這些因緣果報所呈現的種種事相。
「直言不用文字,」這是誤解。學禪的人認為只須直指人心,便無須文字。文字是方便,與不用文字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比如,你穿衣服是方便,但是你來上課也要穿衣服。衣服是生滅的,叫你不要執著這一件衣服,而非叫你不要穿衣服;叫你不要執著經典,而非叫你不要讀經典;是叫你不要執著打坐,而非叫你不要打坐,只是打坐時你不一定要雙盤。
有的人「既」然「雲不用文字,」而六祖大師說他就不應該講話,因為語言其實就是文字相,只是它是動態的文字。很多人說學禪不需要文字,所以他們學禪不看經典,或者看到有人在誦經就要破他們,這皆是自誤誤人。
若是如此,「人亦不合語言,」即人也不應該講話,因為「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把你的話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是無聲的語言,語言是有聲的文字。談到語言,有三個概念:一,人類發展的過程,最先不是文字,而是結繩記事,即是圖像,從圖像中產生了象形文字,接著慢慢發展出一套共同語言。學佛,有文字、語言及名相,皆可統稱為文字。
你一切的表達、溝通,做任何事,包括你的思想觀念,皆不離開語言、文字及名相。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用的,只是你不要執著它。我寫一個「香」字,你沒有聞到味道,但是這個字會引發你的聯想。你很容易聯想,你會把所得到的知識、概念、語言、文字都聯想起來。比如,你在一百公尺看到一坨大便,你就會說:「好臭!」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為你並非真的聞到臭,那只是你靠聯想而產生的感覺。
你有時候不如實、不實在,而且自己常常搞不清楚。比如,我們《壇經》講完了之後,我們來教《聖經》好不好?你會說:「師父,你是不是發燒?你已經出家了,還要當神父或牧師嗎?」你為什麼這樣想呢?你為什麼把《聖經》當成基督宗教呢?你知道《聖經》在談什麼嗎?從這些概念中可知,你沒辦法察覺到你很盲目、無知、衝動、武斷。你永遠不知道,由於這些概念存在於你的內在,你既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這是針對執著的人而言的,他產生個人的偏見,所以勸他不要執著,並非指語言文字沒有用,因為萬物皆有用。
聞後思惟:你知道如何善用語言文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