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六, 30 九月 2023 19:47

暢談六祖壇經(1457)話由心生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學講話,如果你學的是技巧,你永遠不會講話。學佛法,如果你學的是修行,你永遠不懂佛法。講話不是技巧,佛法亦不是方法。什麼樣的人,就講什麼樣的話。道在心悟,豈是要用什麼方式來修行,那是不得已才那樣講的。比如,你想知道跟不同的人應該怎麼講,如果你的心意擺在這裡,你就擺錯了。但是,偏偏世間上有很多書都是為你分析方法。

  講話有三個要素,與佛法一樣,有體相用,即:問、聽、說,此三者都有專門的學問在研究。比如,以前我去企業上教育訓練的課,專門教如何問話、如何傾聽及如何表達,即是三個議題。但是,我要講的是心法,而非方法。

  這是一個茶壺,一般茶壺只有一個口,但是這個茶壺有三個孔。你裡面裝的是白開水,三個孔倒出來的一定就是白開水;你裡面裝的是可樂,倒出來的一定是可樂。你是個善良的人,你聽別人講話,你就不會以不善良的心來聽,你一定很容易善解人意。如果你是善良的人,你問話問出來,別人也不會覺得很討厭。你說話會很柔和、親切,而不會聽起來是在糟蹋別人。因為我善良,所以我不用刻意學習如何問你。因為我善良,所以講出來的話,語言就會柔和,表情就會慈祥。如此,我就不需要學技巧。而一個不善良的人,他講話的技巧是沒有用的,他是學起來傷害別人,如何傷害別人才會傷害得透徹,才會一針見血。只要一講起來,別人就會很受不了。

  關鍵在於你是什麼人,而不是你學什麼。一個小人讀聖賢書,他依舊是小人。他不是沒有救,而是應該自己救他自己。他若沒有覺醒,他不可能從小人變君子。所以,佛沒辦法度眾生,而是眾生自度。你察覺了,就能自度。從這個概念,也可以談及你們學佛之事。你是什麼人,你來聽我的課,你就會聽出你自己的東西。我是那樣講,想是你自己想,我沒辦法改變你,因為你是什麼人,你聽我的課,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的人說:「佛法,我在家裡自己看就好了。」你以為你讀的是大乘佛經,你就是在學大乘佛法,這是誤會了。你若依文解義,就是三世佛冤。你在家看書,黑紙寫白字,字如何寫,你就如何看。若是這樣看,就糟糕了。公案中講到,如何明心見性?地上的磚塊。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枝。你若依文解義,就會笑死人。有一個人問:「如何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禪師回答:「電風扇。」你文字拿來,就按照文字解釋,你不要這樣看,否則你就會誤會。我不是叫你不要看,而是叫你不要想。為什麼?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你們不要到處去學什麼方法,看看自己是什麼人就好了。不管你學什麼方法,如果你這個人不對,那些方法你會用錯,妨害可能會更大。一個觀念不正確而口才很好的人,更容易傷害到別人。如果你是一個善良的人,觀念很正確,教你的話,你就會弘法利生。方法是不得已最後才講的。

聞後思惟:你是用什麼心待人的呢?

 

閱讀 27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 30 九月 2023 20:00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