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版本,認為六祖所講的在家人就是龐蘊居士。龐蘊居士是一個奇跡,全家四個人都開悟。龐蘊居士要去參石頭希遷和馬祖道一這兩位善知識。在出發之前,他的程度就很高。當他遇到石頭希遷時,他直接了當地問:「不以萬法為侶的是什麼人?」即:誰有辦法離開緣起的現象?石頭希遷不講話,只是做一個動作:伸手把他的嘴捂住。龐蘊居士頓時有所體悟。
悟有深有淺,龐蘊居士雖悟,但還未大徹大悟。參完石頭希遷之後,他便再去參馬祖道一禪師,且請教同樣的問題。馬祖道一禪師回答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他便大徹大悟了。有這件事嗎?沒有!你悟了嗎?不是不可說,如果你體悟到,你要說方便說。方便說能讓人開悟,你才是厲害。
龐蘊開悟之後,經過藥山禪師的道場,藥山禪師也是個開悟的人,他求法心切,便也去拜訪他。拜訪完了之後,藥山禪師請一位弟子送他出山。那時候恰逢冬天,大雪紛飛,龐蘊居士為了感謝給他送行的出家人,就送他一句話:「好雪片片不落別處。」出家人問:「不落別處,那落何處?」龐蘊居士答道:「你到閻羅王那邊怎麼死的,你都不知道。」那位出家人再問:「那你怎麼死的?」龐蘊居士感歎道:「眼見如眼盲,口語如啞口。」
龐蘊居士在馬祖道一禪師那邊開悟之後,曾經待過兩年。有一次,馬祖道一禪師關心龐蘊居士,問他的家是什麼情形。龐蘊居士回答:「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圓頭,共說無生話。」他的兒子不娶,他的女兒不想嫁,全家人團圓,共說無生之話,境界很高。
龐蘊曾經家財萬貫,但是後來,他駕一條船,把他的錢財丟到江中,也不捐出來。當然,他的故事有很多爭議。有時候如果你把錢捐給別人,反而造成別人的困擾;或者,你的錢捐太多,別人本來好好的,你反而會讓別人起糾紛,有這個可能。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不會用錢的,就會反而被錢害。所以,你們要往生的時候,不一定要把財產留給後輩。如果你是高人,你往生時,存款是零,什麼都不留,只留德行給子女。不需要留下錢財,你留下可能是禍害,留下德行一定利益他們。
有一天,龐蘊居士認為自己時間到了,於是,他齋戒沐浴,盤腿準備入滅。但他不知道是否已到正午時分,便叫他的女兒靈照:「你幫我出去看看太陽有沒有正中。」靈照出去看了之後,回來告訴他:「爸爸,太陽雖然正中,但是現在出現了日食。」他本來要坐化,聽說出現了日食,就起來去外面看。當他回來一看,靈照已經坐化了。
為了辦後事,他就多待了一個禮拜。一個當刺史的朋友來找他,龐蘊對他說:「我要走了。」朋友問他:「那你有什麼話要交待?」他就講了一段很有名的話:「但願空諸所有,」即大家對現象界完全不要執著,但不是掉入斷滅頑空,所以「慎勿實諸所無。」講完了之後,他就躺在他朋友的膝上就入滅了。
龐蘊的太太聽到龐蘊圓寂了,就告訴正在耕田的兒子:「你父親已經走了。」他兒子聽完了之後,鋤頭放著就入滅了。他的太太說:「你們這樣走都不稀奇,我才不要這樣子。」她辦完後事之後,就一一去拜訪她的朋友,說:「我要走了。」從此不知去向。
聞後思惟:你為什麼不願意毫無束縛地度過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