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昌隆法嗣。
關於六祖的預言,還有一個傳說:出家人指黃檗禪師,而在家人指裴休居士,這兩位大德也是大名鼎鼎的。當黃檗禪師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就送他去出家了。日子一年一年過去,黃檗禪師的母親愈發思念兒子。一想到兒子,她就哭,直到把眼睛都哭瞎了。為了找到她的兒子,她發願為出家人洗腳,因為她兒子的腳有一個很明顯的胎記,一摸就知道對方是不是她的兒子。
當這一件事傳到黃檗禪師的耳中之後,為了滿他母親的願,他就去讓他母親洗腳。他的胎記在一隻腳上,他卻故意伸出另一隻腳讓母親洗。在洗腳的過程中,他為他母親開示。當母親幫他把腳洗完,他也開示完了,於是他就走了。結果,他們家的鄰居認出他就是她母親要找的兒子,便把事實告訴了她。她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急急忙忙從後面去追趕黃檗禪師。然而,黃檗禪師乘坐的小舟已經離開了。母親走到江邊,不小心就摔死了。黃檗禪師看到了之後,內心相當難過,因為他已經為母親開示過了,但是母親卻還是放不下心。母親為了追他,在他的面前摔死了。
黃檗禪師為他母親超度,說:「一子得道,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諸佛妄語。」這一句話講畢,他的母親馬上超度升天。黃檗禪師為母親處理後事時,講了一首偈:「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花開菩提林;當來三會若相止,歸命大悲觀世音。」如今,因為這樣的因緣,他超度他的母親;若是未來再重逢,一定會遇到觀世音來成就他的母親的。
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以世俗人的觀點,會以為黃檗禪師很殘忍,覺得他和他母親相認就好了。但是,如果他和他母親相認,他母親可能至今仍迷於自心,永遠沒有因緣覺醒。這就是你要明白的,表面上是無情,事實上才是慈悲。
另一個在家人指的是裴休宰相,他學問相當地好,佛法的境界也很高。有一天,裴休到一個寺院去參觀,寺院掛著一些高僧的相。既然宰相來了,一定是住持要招待。住持向裴休宰相介紹:「這是某某高僧的相。」裴休直接問住持:「高僧的相在此,但是高僧今在何處?」住持答不出來。
當時,寺院中剛好有一個人掛單,那就是黃檗禪師。當黃檗禪師聽到住持被裴休宰相的那句話問住時,便走出來,請裴休宰相再講一遍。裴休宰相再次問道:「高僧畫在此,高僧今在何處?」黃檗禪師高喊宰相的名字:「裴休。」裴休一聽,就開悟了,當即拜黃檗為師。
裴休宰相是個悟道的人,他的孩子學問也好,為翰林學士。裴休宰相希望他的孩子好好參究佛法,先到寺院去磨練才上京赴任。這位翰林學士到寺院去幹活、擔水,講了一句話:「翰林擔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麼消?」他的意思是:「要我這個翰林學士擔水給你們這些和尚吃,你們承受得起嗎?」住持聽到這句話,就回他一句︰「老僧一柱香,能消萬劫糧。」一句話就給他頂回去:「老僧只需要一柱香的功夫,就能夠抵得過萬劫的糧。」
「同時興化,」不管六祖預言的一位出家人和一位在家人指的是馬祖道一禪師和龐蘊居士,還是黃檗禪師和裴休宰相,他們都很有名、很有成就,且對佛法都有很大的奉獻。「建立吾宗;」讓禪宗更加穩固。「締緝伽藍,」修建道場,「伽藍」即道場,有道場才能夠弘法。「昌隆法嗣。」讓禪宗的法脈流傳得更廣。
聞後思惟:你還以凡俗的角度對待人與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