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棄佛、
「屍棄佛、」為九百九十九位佛。你對這個名字或許會有成見,你自己取名字不會這樣取,這就是你的腦袋、知見。偈曰:「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這是善惡業。你要造善造惡,一定是從心起。善惡念也是因緣,沒有因緣是不會起善惡念的。
從根本來講,身口意的善惡是幻。善惡是念頭,罪福是結果。因為起善念,所以造福;因為起惡念,所以造罪。最根本的起心動念都是幻,後面就更沒有什麼好說的。《地藏經》講:「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不是做木頭人,不是不產生作用,而是要無念,即念念無所住,念念不執著。
這是一個現象,你知道這個現象,但你不要有個人的意見,那是因為你看到它緣起的法則。一般人有意見,他是看到那個現象,再根據個人的經驗、好惡,來評判那個現象之好與壞。比如,你很會講話,從你丈夫的眼中是優點,從你鄰居的眼中卻是缺點。我們不應該看到一個人的優點、缺點,而是應該看到他的特點。比如,他有什麼特點?他的口才很好,他善解人意,他相當會看人,他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你要從這個角度去超越,不要掉入優缺點的兩端,落入兩邊。你講出來,不但要讓別人聽得懂,而且可以讓人感覺你很有智慧。比如,一個人同時有五個優點、五個缺點,那這個人要不要用?你要用,是要用五個優點還是五個缺點?你要用五個優點,是沒有可能的,因為他的缺點還在。所以,你當一個主管,用人不是用優缺點,而是用他的特點。一個人的特點是有魅力,公關能力很強,你應徵公關人員當然用這樣的人。而另一個人的特點是老奸臣滑,你就專門用這樣的人去談判。你要知道如何用人。自古以來沒有一個朝代專門用賢臣的。外交談判請的是奸臣,因為忠臣不會用苦肉計或離間計。只是唯人是用,而不是唯好人是用,就是按照一個人的特點、特色去用。
看人,應該看出他的的特點,知道他是什麼人,接著一個蘿蔔一個坑,要知道如何安排。比如,一個人不適合一個位置,你給他再多的權力,他依舊是蠢才。最怕的是德薄位尊,他沒有那個能耐,你給他那個位置,你會害死他。智小而大用,他沒有智慧,應對不了。你要摒除你個人的知見,如實地看到一個人的特色。這就是善能分別諸法相,什麼樣的因緣就能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一目了然。看到一個人的特點,你還不見得會。細細來講,如果你沒有很用心去觀察,也不是那麼簡單,甚至連你家人的特點,你都講不出來。
假如因是幻,產生的身與心就是它的結果。五蘊怎麼來,色身怎麼來,心是怎麼來的,皆是諸法因緣生,故其結果也是幻,故幻出無根無實性,你找不出第一因,因為沒有所謂的那個東西。所以,只須息幻,不必求真。如果你認為有那個東西,你就迷失了。一切法畢竟空,一切法緣起有,此即緣起性空,即中道,你往兩邊去找都是錯。
聞後思惟:如何善用自己或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