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觀九載
帝不領悟,師知機不契,是月十九日,潛迴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當後魏孝明
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
註:
1、帝不領悟:武帝修福不修慧,修的是人天小果,不能究竟解脫。
2、機:根機、機緣等之意。根機,指程度而言;機緣,指機會而說。
3、潛迴:潛藏回迴。
4、江北:長江下游以北的地區,近代多指江蘇、安徽兩省中,位於長江以北的地區。
5、洛陽:城市名。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
6、嵩山:山名。中國五嶽中的中嶽。位於河南省登封縣,為秦嶺餘脈。長約六十公里, 由太室、 少室等山組成。
7、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縣西北二十五里少室山北麓的佛寺。後魏太和二十年建,寺右有面壁 石,西北三里有面壁菴,相傳即達磨面壁九年處。為佛教禪宗和少林派拳術發源地。
8、面壁而坐:壁觀之義,《別記》云:「師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只教曰: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無境可常→無事可求→無緣可攀→外息諸緣→離相為禪→內心無喘 →不亂為定→心如牆壁→如如不動→可以入道→ 道在生活。
9、婆羅門:清淨的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