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
「五祖」的禪「堂前,有步廊三間,」五祖「擬請供奉」,即畫官「盧珍畫《楞伽經》」的「變相」圖,「及五祖血脈圖」。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時,傳的就是《楞伽經》。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其內容,可便於「流傳供養。」「五祖血脈圖」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傳法給大迦葉,一直畫到達摩祖師,再畫到五祖,廣義地講是整個佛法的傳承,狹義來講則是禪宗的傳承。
寺院中有很多表法都有教育的意味。比如,有些較大的寺院,院子裡會供一尊彌勒佛,希望學佛的人每天都歡喜開懷。畫家江逸子畫《地獄變相圖》,意在告誡人們知因果、莫造惡。
很多人在家裡供佛,卻不知為何要拜水和果,只是照著別人生搬硬套。初學時尚可,學到最後,就當探討為什麼,否則你不會有智慧。之所以要供清水,是因為「菩提自性,本來清凈」。第一,清即「清凈」之意,修行要身口意回復清凈;第二,水是平的,心清凈才能平等,平等才能平常,平常心就悟道了。水既平等又清凈,你每天供水,卻不明了此理,還以為菩薩口渴。至於水果,一般都是圓形,你想修成正果,圓滿、心清凈就得正果。你拜佛,既不拜給彿看,也不拜給家人看,而是修行。你若不懂,只做形式化的事,對你不會有太大的啟示。
居住於寺院裡的佛弟子,每天與寺院的一草一木在一起。除了師父之外,寺院中的水池、菩薩像、一燈、一石都在說法,有人看了也能開悟。五祖讓人繪畫,並不為了歌功頌德,而是希望弟子能因此悟道,這就是表法的意義。
我常講:「以狹義的角度,不要亂批評出家人;以廣義的角度,不要亂批評人。」出家人有沒有修是他的事,但他的樣子就勝過你。他即使沒有修,身著僧衣,默默站著,亦叫表法。他會引起別人思維:「奇怪,這個人為什麼會拋棄紅塵而選擇出家呢?」當然,他如此穿著,做錯事也是一種表法。在表法當中,你能從中得到感悟和啟示才是重點。
若能明白表法,你當思維:除了菩薩之外,家中如何擺設才能給家人啟示呢?有人只注重地理風水,有人則完全不信這一套,此二者皆愚癡。有人一聽說極樂世界,就說他相信;還有人卻說:「我才不信這一套呢!」信與不信,一般人的反應皆是如此。之所以說他們愚癡,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所以然。
你很簡單地活在這種思考模式,難怪對人生不清不楚。你很輕易地回答「是不是」或「信不信」,卻領悟不到道理,所以才得不到成長和進步。若不知道,你當去了解。了解後,你就知道如何應對、處理。比如,你的家,只要採光好、通風佳、動線流暢,就必然好風水。但是,你不要被公式所綁,否則就是愚癡。比如,孩子讀書,最好處於文昌位。如果文昌位恰好在廁所,孩子難道要在廁所裡讀書嗎?那豈不是很好笑!孔子曰「禮仁為美」,你當「擇仁而處」。你家有好的環境質量,你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只要符合這個條件,就叫風水。
從你的家,再擴大到小區。你只要走出去,小區的任何一個人看到你,都和你打招呼、微笑,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選一個人心純厚的地方,這叫智者。內、外環境皆佳,這不是迷信,而是智慧。
◎聞後思惟:見到任何現象,你能有所體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