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兩位僧人在爭論「有風才有幡動」還是「有幡才會動」,六祖便上前點撥他們。這兩種說法究竟哪裡有錯?打個比方,你家旁邊在施工,究竟有沒有在施工呢?不管有否施工,事實上只要你不起心動念,就是平等而已。說「風動」、「幡動」都對,因為這都是境,是外面的境界,你應如實觀,境界就是境界,風動和幡動平等,美與醜平等,現象本身並不分別。比如,你覺得神木比小草高,但是其實這只是你的看法而已。神木與小草之間並沒有這種看法。你坐在椅子上,前面有一張桌子,桌子與椅子彼此也沒有看法。桌子不知道它叫桌子,椅子也不知道它叫椅子。它們連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會在那裡比較呢!所以,現象就是現象,它們是平等的。現象無善惡、罪過,是你自己生起這些概念。這就是所謂的「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你的眼睛看到這個世界,內心生起「五濁惡世」的概念。
其實,所有的佛土都一樣,都是清淨的,是你的心不清淨,所以佛才隨順你的心,跟你說五濁惡世,希望你覺醒,讓你離苦得樂。你覺醒之後,淨與垢是一樣的。《心經》曰:「不垢不淨。」你若能明白,就是一樣。否則,這個世界就是五濁惡世,他方世界才是淨土。
風動、幡動的問題很簡單。因為你看到現象,所以從現象來分析。現象的本身就是本身,它是怎麼樣就怎麼樣,你不需要將它污名化。比如,排水溝就是排水溝,你卻要說它臭。花開與花謝不同,花開就是花開,花謝就是花謝,連名詞都是多餘的。然而,我們卻先創造名詞,其次給這個名詞賦予個人的概念,接著在此概念中決定現象的好壞,一迷再迷,一共迷失三層,而且毫無察覺。
現象本身就是現象。不是這個現象怎麼樣的問題,而是你這個人怎麼樣。所以,這兩個出家人爭論風動、幡動,以現象來講是對。但是,如果你一直停留在談現象,你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你命不好就是命不好,你也不要說如夢幻泡影,不要否認現象。佛法觸及兩種真理:一者為俗諦,一者為真諦。俗諦是人類共同的看法,所談皆是現象。雖然「五蘊皆空」,開悟的人也不能闖紅燈呀!你不能說:「我已經照見紅燈皆空了!」真諦講的是真理的部分,真俗二諦是可以同時存在的。真俗即一,俗諦即緣起,真諦即性空,本身就是同時的。
說風動有道理,說幡動也有道理,因為「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這是緣起法則,緣起一定有彼此,兩個人在那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是毫無意義的。爭贏了也還是有煩惱,還是不能開悟。如果不從佛法的角度來談,根本沒有辦法解決世間人的紛爭。
◎聞後思惟:你能從現象的差別相中看出它們的平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