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五, 04 九月 2020 09:44

暢談六祖壇經(126)心量廣大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一般人所認為的大,是對待的大,比如,以鬧鐘和茶杯比,鬧鐘大;鬧鐘和盆栽比,盆栽大;以盆栽和桌子比,桌子大;桌子和房子比,房子大。這並非真正的「大」,因為一山總比一山高。「摩訶」之大是離開大小相對的概念,不是數字上的比較。它沒有障礙,超越一切對待。如果說:「萬法歸一,一就是絕對。」有個絕對也不對,應該是「萬法歸零」,而「零」亦是假名。以《易經》來說,萬法歸一,一即太極,零即無極。只要不執著太極,就能領悟到無極。

  摩訶之「大」即是佛性。「眾生皆有佛性」,若佛性只在身體的範圍內,那就不是大。你可以看得到北極星和月亮,不是你的佛性到了北極星和月亮那邊,而是北極星和月亮都在你的佛性裡。根據科學雜誌的報導,你看到天上的星星閃一下,這一閃不是現在發生的,而是好幾百、幾千年前的事。佛性是突破時間跟空間限制的。佛講過,開悟的人看這個世界,就好像看他手中的一粒果實這麼清楚。這就是見性。

  你的心本來「心量廣大,」可以包山包海,但到最後你卻容不下一件事,容不下一點錯,容不下別人一點罪過,容不下 ……你真是苦了自己。你的心容不下一個人,所以才會產生「怨嗔會」。你看到一個人就氣,希望他快點走。如果是同事,就希望他趕快離職;  是配偶,就希望他(她)早日往生極樂世界。你的心很奇怪,你的人生很悲哀。你的心本來就像一間高爾夫球場,你是那裡的主人,你不去散步、打高爾夫球,卻一天到晚躲在一間五平米的鐵皮蓋的農舍,一直糟蹋自己。你的心跟「心量廣大」完全不吻合。你也想有廣大的心量,還想到外層空間去。但是你拉不回來,那個空就不能創造真實的妙用,只能產生障礙。

  你的心本來「猶如虛空,」你無法與「空」相應,所以才有障礙。若你心中真空了,就能產生妙有。我常講:「你不要抓住任何一點概念。」你表面上聽得懂,但要做到很難。從你跟別人談話時最容易觀察得到,你時時刻刻用你的概念在批判對方,甚至輕視他、對他不屑、認為他說錯了,或時時刻刻在比高下。你既有的概念揮之不去。有同學看我在跟別人聊天,就跟我說:「師父,你那麼有耐性陪他講話,如果是我,我早就走了。」他說的耐性,好像是忍耐,要很有修養。我就告訴他:「你不是想要修行嗎?那何處不是修行呢?」你不需要刻意跑去樹下盤腿、打坐或是看自己的心。你跟人家說話,就很容易看到你的心的樣子。你的內在很想跟他辯、跟他講,你這樣是錯的。你應該從這裡下手去修。你不要抓住任何概念,你的心就像虛空,他的話就像微風,不會對你造成干擾。如果你的心不空,你就應該懺悔。你不要抓住你的概念,縱使這些概念是正確的,因為自性是離開善惡對待的。如果你能這樣練習,你漸漸就跟「空」相應了,你就會有感觸,會有輕安的感覺。

 

聞後思惟:你有容得下一切的人或事嗎?

 

閱讀 1708 次數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