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在打坐還是散步,你都能觀察到你內在有很多念頭,多到不可勝數,而且很快速。有一些念頭無傷大雅,但很強烈時就會變成情緒,讓你煩躁和不安。生氣、寂寞、孤獨、空虛、擔心、害怕等都是情緒。只察覺你有念頭是不夠的,知道你的恐懼生起也還較為粗糙,因為你只知道你是什麼情緒。更細的是,你知道你生起哪一個念。
你可以先觀照你的情緒,按照步驟、次第做。
第一個步驟,你時時刻刻知道你生起任何的情緒。情緒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當你生起恐懼時,你不會憤怒,當你生起憤怒時,你不會恐懼。你有能力分辨、了解你的情緒,就像你知道天空裡是烏雲、白雲還是燕子。你如果練習得很熟悉,情緒一生起你就會知道。
第二個步驟,你要察覺你情緒的動機和來源。比如,虛空為什麼有時會有烏雲,有時會有白雲,有時又會有彩虹?也就是,你要知道恐懼、憤怒、嫉妒和不安等情緒因何而生起。它的來源就是苦因,即集諦。情緒就是苦的果,即苦諦。比如,你觀察恐懼的來源。有的人恐懼是怕黑,有人怕鬼,有人怕壞人,有人是怕死,有人怕一個未知,有人害怕別人背叛、傷害他,有人害怕自己失去工作。你若觀察不出來,就會被它折磨一輩子。如果你從小就怕鬼,一直到死之後,你還是怕鬼。假如你活八十歲,你就被怕鬼的念頭折磨八十年。如果你在三歲的時候知道,三歲時就可以止息;在三十歲的時候知道,三十歲就可以止息。如果你永遠不願意去探討,你就會被這種錯誤的觀念折磨一輩子,而且死後、甚至生生世世都被折磨。你不要被這個概念無形壓抑著,你當去解決,解決即是滅,滅除你怕鬼的恐懼。
你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錯誤的概念,而非你生存不下去,或是你只有小學畢業,或你比別人胖。這涉及所有的人類,與學不學佛無關。你修行跟你的知識、背景亦不相干,那是你內在的問題,不是你書讀得好,你內在就沒有障礙。生命的過程當中,每個人的內在都很複雜,都不斷醞釀很多問題。修行就是直接解決你內在的問題。對於沒有學佛的人,我們不談修行,而是鼓勵他們去幫助自己。
第三個步驟,你要解決你的問題。你應該以正念主導身口意,念念清楚,從身口意、戒定慧當中去練習,那就叫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概念是正見和正念。這樣講是權巧方便,因為八正道的八個是互相影響的。你生氣的時候,一講話就會起邪見,甚至會玉石俱焚。你生氣時,你就失去正見,平常所講的書則拋諸腦後。本應幫助你的家人,你卻用你的身口意傷害你的家人。沒有境界的時候,表面上你有正見,一遇到境界你卻沒有正見,這是因為你沒有正定、沒有功夫。
這幾個步驟,你可以同時做,亦可以一步一步來,就看你個人的程度和功力。有的人一輩子連第一關都過不了,他對完全不懂自己的內心世界,只能無奈地過一輩子,這種人居多。可見,第一關就不簡單呀!你若能知道集諦,即苦因,就不會再怨天尤人。你知道原因,知道別人不會無緣無故傷害你,而是你自己惹來的。
聞後思惟:你能夠如實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