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因為人的關係,故產生了「惡法善法,」即正和邪。自古以來,有言道:「邪不勝正」,此乃對質之說。《道德經》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 ;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同理,你與他人黨派、政治立場或宗教等觀念不同,你不要生氣。你要包容「惡法善法」,這不是善惡不分。你包容別人,不一定要講很多話,就是去做,他有一天就會被你影響或感動。
學佛要懂心法,心法即是你心的狀態。「天堂地獄,」就是一種心境:心情好即天堂,心情不好即地獄。依地藏王菩薩,他天堂地獄都自在。比如,《金剛經》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幾孤獨園,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 ……」若解讀文字,「如是我聞」即:這一本經是我阿難聽世尊講的。這樣解釋對你毫無意義。以心法來講,「如是我聞」即:我看到我自己,看到我的所作所為,我知道我這一輩子在做什麼,時時刻刻都看到我在做什麼,這就是如實。「一時」即每個當下,「佛」即是我,「舍衛國」即我的心。「佛在舍衛國」即:我這尊佛就在我的心地上。「祇樹幾孤獨園」:我心中充滿了布施、慈悲,人性本善(眾生皆有佛性)。「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我跟我所有的念頭在一起。《金剛經》這樣讀很有趣味。
且再看:「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從文字解釋看,「世尊」是釋迦牟尼佛,佛是世間最尊貴的人。依心法來講,「世尊」就是我。世上最尊貴的人不是你是誰呢?故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但是,你根本不尊貴,還卑鄙無恥。這麼尊貴的人被你這麼糟蹋,你看到了應該痛哭流淚。「世尊」二字就足以讓你開悟,因為你是世上最尊貴的人,為何落魄到這種田地呢?你明明是鑽石,為何變成煤炭呢?你在作賤自己,太不愛惜自己。這樣讀,每句話就是聲聲喚醒你的主人翁。「食時」白話翻譯成:世尊該吃飯之時。從心法講,即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該吃飯去吃飯,該睡覺去睡覺,該上班就準時去上班。「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即你上班的情形。這樣讀經典,你時時刻刻都看到生命,而非一直翻譯文字,解釋好半天跟你沒有半點關係。你們讀經典當以此類推。
「一切大海,」即慾望,「須彌諸山,」即貪嗔癡慢疑產生的障礙,「總在空中;」還是在你的心中。之所以要度苦海,就是度慾望的大海。慾望止息,你就渡大海了!佛性能包容這些概念,因為它完全是眾生自己產生的。
「世人」之佛「性」是「空」的「,亦復如是。」與以上所講一模一樣。你的人生態度、觀念都沒有離開你佛性的展現。「真」不必求,「妄」無須除,明白就好了。比如,明明誰也不能拿大刀把虛空切成兩半,但你內在卻創造分別、對待,產生明顯的對立。你硬生生把它拆開,但「拆開」亦是你創造的。本質上,你怎麼拆都拆不開,故曰「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你的自性之所以生不起智慧,是因為你不能與空相應,你不是頑空就是斷滅,這無法開啟你的般若。念佛、坐禪、修四念處,修各種法門,你的目的都應該為了見性。這樣,你才會尊重任何一個法門。不要斷言哪一個法門比較快,禪和淨,說易兩者皆易,說難兩者皆難。
聞後思惟:你能以心法來契入經典的每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