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六, 05 九月 2020 16:17

暢談六祖壇經(138)度有缘人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徧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

  「又有」一些有「迷」惑的「人,」只管「空心靜坐,」以為這是對的,而「百無所思,」沒有辦法開悟。這跟每個人學佛的因緣有關係。如果你生長在一個宗教思想不太正確的家庭,你要改就很困難。或者,你出社會接觸了一個宗教,要再接受第二個宗教也難,你跳不出來。你能在靜坐中自我省思,才會有所體悟,而超越「空心靜坐」的境界。

  學佛法很久卻沒有辦法度人,是因為你不了解人性。每個人都有苦,你可以從苦的角度學習幫助別人,跟他談苦的真相,讓他幫助自己離苦得樂。整套的理論和方法學起來,你馬上可以去救很多人。你按照這樣做,雖然跟見性沒有直接關係,但你要見性反而更快。

  若你遇到喜歡「空心靜坐」,而又「自稱為大」之人「,」你是否要糾正「此一輩人,」就看你在他心目中的份量。若你在他心中的份量夠,你講話才有力度。你可以試著跟他講一次,若是他不能接受,即「不可與語,」因「為」他有「邪見」的緣「故。」常言道:「佛度有緣人」,並不是佛不想度你,而是你跟佛的因緣彼此都要付出。你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因緣,並不代表你跟其他佛沒有因緣,所以釋迦牟尼佛會介紹你去找阿彌陀佛、藥師佛或彌勒佛。

  你不要掉入一個陷阱,以為你度不了你的家人,所以更沒有資格度別人。這不是對的,你永遠會被這個心結卡住。你跟你家人的因緣和外人的因緣是不太一樣的。比如,一個醫生醫不好他孩子的病,並不代表他不能醫治其他患者。如果有人從此就不當醫生了,這就是邪見。你的孩子、家人是眾生,你的隔壁鄰居亦是眾生。用這個概念就可以打破你的心結。一般人沒有資格接受棒喝,所以你不可輕易棒喝,不要造成障道因緣。你不是禪師,不是開悟之人,亦不知道別人的宿命,所以你當好言規勸他。

  「善知識!」我們本來「心量廣大,徧周法界。」這就是我們的本體,是法身。法身平等不分別,沒有時空的障礙,能包容惡人、善人、惡法、善法。但是你卻感覺你的心量不大,展現不出去,因為你把注意力擺在五蘊,擺在身心,擺在我所。你被你身心所有一切的概念綁住了。所以,你要察覺到你的注意力,不要一天到晚擺在這裡。本體的作「用即」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它能知道誰是惡人、誰是善人,誰講的是惡法、誰講的是善法。心像明鏡一樣,沒有一點障礙、死角,所以它能夠「應用便知一切。」你只要有障礙,你所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你所知道亦僅是幾分之幾。

 

聞後思惟:你能分別什麼人能度、什麼時候該度嗎?

閱讀 650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