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講過「人生如夢」,晚上也做過夢。夢是你心之變現,這個茶杯,甚至我這個人,也是你心變現的。為什麽我是你變的?如果你沒有心,我的形象還是在啊!花草樹木沒有心,我欣賞它時,它並不知道,它還是它,我還是我,我們的形象依舊在。六祖聽到兩位僧人爭論「風動還是幡動」,便進而言之:「是仁者心動。」不論心動與否,風還是風,幡還是幡。只不過因為心動,產生的感受不同。沒有學佛的人不否認夢是他變的,卻不能認同台灣的玉山也是他變的。以佛經的理論,玉山、喜瑪拉雅山,甚至地球都可以是你變的,但大多數人無法接受。
唯識學常講這個部分。譬如,看到火車來了,你還是要閃開。你執著它存在,所以會被撞到。佛經講「火不能燒,水不能淹」,但我們遇到火就被燒傷,因為我們認為它是火、我們有肉體。然而,火卻燒不到觀世音菩薩。同理,你面前有一堵牆,你穿不過去,因為對你的腦袋而言,它是牆,而你是身體。在佛經裡「穿牆過」是小事情。你雖未修證到那個程度,也不應懷疑理論。你的腦袋常常懷疑,與這樣的事實和理論相牴觸。佛將一乘說三乘,明明跟二乘人講無常,臨涅槃時卻講真常,就是因為他依各人的程度而說。
所謂「人生如夢」,即晝、夜都在做夢。你內心充滿了矛盾,你的潛意識認同晚上做夢,白天卻不認同。白天的夢跟晚上的是一樣的。你認同晚上的夢,因為你已從夢中醒來。你否認白天也在做白日夢,因為你還未從白天醒來。若已從白天醒來,你就開悟了,才叫人生如夢!
如果你夢見恐龍,醒來時就發現恐龍是你心變現的。如果我們一直在夢中,那玉山也是我的心變現的,因為我要怎麼夢就怎麼夢。你不敢承認,難道是因為東西的大跟小嗎?茶杯比較小,你敢說是你變的,而玉山很大,你便不敢說。如果你徹底認同「人生如夢」,你就能懂佛經。《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都是你變現的。
到底是你變我,還是我變你?佛經似乎沒有說。「禪」是「教外別傳」:「教」即經教,「教外」是離開經典的文字,唯「以心傳心」。你答不出來,不是你腦袋沒有那個概念,就是經中沒提過那件事。你要一直訓練,不要依賴它。如果你反問我:「是你變我,還是我變你?」我會回答:「我心中沒有這個概念。」剛才那個問題,是我故意問你的。如果你心中沒有這個概念,你那個問題就已經不是問題了。所以無論何時,時時你都可以悟,上課亦復如是,能體悟你就拿去。拿什麽去?無來無去。
「一切時」即不論晝、夜,不論健康、生病,不論窮困、富貴,不論獨處還是眾人圍繞 ……不要因為沒有人看到你,你就摸魚,滿足自己的慾望。我們心中有個賊,隨時都準備偷東西。你以為每個人都是雙重性格,其實是多重性格!時間一改變,你就會變。世界上我們最不信任的就是自己。我十年前跟學生講學佛要發菩提心,十年後還要講,心還是發不起來,到最後只好隨他。請你把「不可能」跟「可能」的概念拿掉,因為它會障礙你。也請你把自己是上根利智或下根器的概念放下。我只看你心中的佛,不看你心中的根器,因為這也是你創造的。你當把障礙你的概念都放下,把檔案消除,不然你會中毒。
聞後思惟:你能夠去觀察你白天也在做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