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二, 08 九月 2020 15:29

暢談六祖壇經(149)当下极乐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何名波羅蜜?此西國語,唐言到彼岸,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印度的一種習慣用「語,」指事情完成了。以「唐」朝的語「言」來講,即「到彼岸,」有彼岸,就有此岸。在你的意識中,這個世界不好,就是此岸。所以,你整天抱怨你壽命不夠長,不夠漂亮,身體不夠健康,家人、鄰居、社會、執政者及世界 ……怎麼樣。不明理者就是很無奈!

  世間本來沒有語言和文字,也沒有名詞和名相。我們現在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名詞,各種名詞串連起來的意思,形成了我們的概念、思想,甚至人類的文明。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名之名即假名。比如,你的名字能改,就代表那是假的,所以別人罵你,你不要生氣。如果人家說「你」,你也不要生氣,「你」只是一個代名詞。我們創造假的東西,但它有用,它是一種智慧,透過假讓你悟到真,說真亦是方便,你也不應執著真。

  一個名詞一定有另一個相對的名詞。比如,「上」、「下」,「左」、「右」,「內」、「外」,「前」、「後」,「男」、「女」。你的概念一生起,就一定有相對。叫你不要做,你就果然什麼都不做,或者不分青紅皂白、善惡去做。你不懂別人話中真正的內涵。對於不想修行的人,我們叫他修行 ;  執著修行的人,卻告訴他「佛性不是修來的」。你不修行,代表你執著不修行;你抓著修行不放,就代表你執著修行。叫你修行或不修行,只希望你不執著。你斷章取義,而不明白其中內涵。

  你若明白道理,就能瀟灑走一回,從而發現人生是真善美,娑婆世界當下即是極樂。釋迦牟尼佛雖然介紹極樂世界,但他告訴弟子,此方世界其實是清淨的,每一尊佛的國度皆如此。娑婆世界的家長,就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家很溫暖,但孩子們不以為然,吵著要移民到瑞士或瑞典。瑞士的大家長叫阿彌陀佛,瑞典的叫藥師佛,喜馬拉雅山上又有彌勒佛。孩子吵著要出國,如果父母硬留,對孩子亦無益處。所以,父母就成全他出國,介紹他到一個國家去,好好讀書進修。佛法並不復雜,有時說此方如苦海,有時叫你去他方,有時講當下就是極樂,用父母看孩子吵鬧時的心態,你就能明白。有「此岸」跟「彼岸」,是因為你知見不夠清楚。你一直羨慕他方,佛很慈悲,他會成全你,甚至會寫推薦函,即「信、願、行」,讓你前往。你家最好,別人家不好 ;  或你家不好,別人家最好,這兩個觀念都不正確。你家和別人家都很好,一切都好,才是正確的人生觀。

  我們去公司上班,要知道公司的前景;在人生的路上,要知道自己何去何從。不論往生極樂世界還是到彼岸,佛都是給你一個方向,其真實意就是要你徹底解脫,而唯有不執著才能真正解脫。

  你之所以懷疑是否有彼岸或極樂世界,是因為你不懂佛之本意。極樂即真正的快樂。當一個人內在沒有障礙、執著、包袱、恩恩怨怨、愛恨情仇、名聞利養、貪嗔癡,他當下就是極樂。從事項上講,也有這樣的地方。問題是,「能不能去」指的是心,其實心並沒有來去。所謂「去」或「到」,即你內心真的放下。你心放下就到了,不必等到停止呼吸才到。

 

聞後思惟:你能體會到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嗎?

 

 

 

閱讀 611 次數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