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三, 09 九月 2020 13:30

暢談六祖壇經(155)面對內心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當我們對任何的境界可以釋懷,不再執著,我們就能快樂、自在,內心如水一般,任它這樣地流。你的內心世界不要卡到一個問題。沒有問題,你的心就海闊天空,你就會很有智慧。無論工作,還是人生,如果你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就是你執著某方面的思考。你表面上可以全方位,但事實上你腦袋的思維模式、處理事情的方式有時候是很呆板的。你不習慣嘗試一種方式不通,就往左邊,左邊不通就往右邊。《法華經》有一品為《普門品》,講的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與慈悲。「普門]即門門能通,應以何身得度而化何身。而你的思維模式是固定的。比如,有人找你做事情,你的思維模式只有兩種:一者答應,二者拒絕。難道不可以有兩百種嗎?但是你沒有思維過,那也是一種障礙。你的執著是一種障礙,你內在的習慣性也是一種障礙。

  你的智慧完全不能打開,就代表你一定執著於某一個點,這樣就不能變成線,更不能擴大成面。全方位對於你只是口頭禪。全方位就是心無障礙,把心打開了,因為它處處可入,門門可通。就像有的人不可以開玩笑,有的人你不可以罵他,有的人你要保留他的自尊和面子。你有障礙,你就是卡在某一點,你的身上一定有一個痛處。別人講什麼都可以,但是不能講到你的痛處,如果別人碰觸到,你就會抓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和秘密,這也是你的障礙,因為你怕人家知道。

  佛法並不很難懂。畏畏縮縮的人、說謊的人是很難開悟的。你躲來躲去,你有不欲人知的秘密,你怎麼會開悟呢?你把這些事情抓著不放,卻還在讀佛法,你要騙誰?你內心的問題,與我講得好不好無關。你不是要聽我講什麼,你哪怕上課打嗜睡,但我叫你把內心的東西拿掉,你回去願意這樣做,你就開悟了。但是你不是,不欲人知、不可曝光的永遠不談,把它用保險櫃中封起來,然後來研究佛法。這樣讀經典的人一大堆。你騙自己還不夠,還要來騙我,來聽我的課。明知道這樣跟你講沒有用,我也在騙我自己,我還要再講。

  你誤以為你把內在那些東西拿掉,一旦曝光之後,你就會身敗名裂, 甚至妻離子散,你從此會被世人所唾棄。但是,一直掩蓋自己的內在的人不是勇者,能承認自己的錯誤才是勇者。當你講出來的時候,別人反而更能接受你。你卻害怕講出來之後,人生從此就毀了。你承認之後,不明理的人可能會離開你,明理的人就會靠近你。你所做的事情應該沒那麼嚴重,不至於到殺人、放火、被通緝的地步。雖然不嚴重,你內在還是不大方。一叫你起來講話,你還害怕得要死,怕被別人笑。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讓別人笑,因為這就是一種幽默。你卻不懂這種幽默,而將之變成自尊心的傷害。

  你不執著,就像水沒有障礙,此時的內心世界就是一種彼岸,這就是六祖所言的「波羅蜜」。

 

聞後思惟:你能夠勇敢面對你的過失和錯誤嗎?

閱讀 587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