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日, 04 十月 2020 20:57

暢談六祖壇經(231)根器不同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和相信頓教法門,並非他不相信六祖,而是他不相信自己。這就是眾生內在不敢承擔。《華嚴經》談「信解行證」。要建立「信」太困難,「信」要建立在「解」,「解」要以「行」為前提。頓教法門只能傳給有同樣見解的人。比如,我講一個世間法的頓悟法門,就是:成功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和概念,快樂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和條件,你當下就可以達到。但你不見得會相信。一些身體有殘障的人,在演講時會講:「活著本來就很快樂,能呼吸本來就很快樂。」但你並不認同,你反而認為活著是一種痛苦。有兩種人,一種祈求自己能長命百歲,一種祈求自己趕快走。

  若是不相信頓悟的快樂方法,就要學習漸修的快樂方法:你現在沒有學問,你要好好讀書,從幼兒園讀到博士,讀完書之後你努力工作,慢慢賺錢,從基層員工逐漸升遷到高層主管。你現在沒有房子,你的房子會從沒有變有、由小變大。你現在沒有身份地位,有一天因為你的能力或成就,你自然就會有。你現在沒有子女,有一天你也會結婚生子,你好好教養你的孩子,他就會有成就。直到那一天,你會覺得你這一輩子活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你來到這個世間上,你是一個很成功的人,你就會心滿意足地含笑歸天。教你頓悟法門你不相信,你一定要等到那樣才會快樂。大部分人都相信漸修法門,我們不可以說他們錯,但他必然要受苦。因為那是他的選擇、決定,他是什麼想法,他的人生就怎麼過。

  同理,修行亦是如此。你若能夠明白,當下此處即是極樂,不需要往生之後才去極樂世界。而且,你當下是極樂,往生也可以去極樂。明明就跟你說沒有那些事,原來就是一場夢,但是你不相信。古德言:「一日無常道,方知夢裡人。」等到你死的那一天,你才知道你在做夢。「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一輩子,你以為你終於得到別人的肯定,但你不必高興,別人的肯定是透過你造了很多業得來的,所以你不是把肯定帶走,而是把業帶走。比如,你根本連你的祖爺爺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你何能知道他有什麼豐功偉業。幾代後,你的親人就會遺忘你,但你造的業多生累劫永遠跟著你。

  跟你講頓悟,你不相信,你就要漸修,那也沒有關係,只要你肯修亦是可以,我成全你,就教你漸修法門。你不可以與人爭誰學對學錯,否則即是執迷不悟。眾生根器不同,你只能隨他的根器善巧教化他。如他與你同見,就可以講。否則,你要鼓勵他好好走他的路、修他的法門。不要因為不同見,反而障礙別人修行。你本來要度別人,反而推他入火坑,這樣會有無量無邊的罪過。

  若是「同見同行」之人,就可以共同修行。共修或在寺院會同住,大家的知見要合得來,故佛門有一名詞叫「六合敬」。說得近一些,你自己的家才幾口人,每個人知見就不一樣,當如何同見呢?並非你有能力,你就能說服所有的人想法跟你一樣,你千萬不可用你的輩份和知識來強壓別人。你家人和你不一樣,你要讓每個人都能走自己的路,只要他不作怪、不太離譜,你都當接受。縱使不願意開悟,他也可以做一個有用的人;他縱使沒有能力,也可以做一個願意學習的人;他縱使不相信他會成佛,他也可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聞後思維:你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根器嗎?

閱讀 864 次數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