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三, 21 十月 2020 16:02

暢談六祖壇經(273)心無所求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你能活在當下,你會發現一個問題,你馬上能夠看到一個現象,而它是變化無常的。你知道你的起心動念是無常,你正在做某件事情,它當下就是無常,就是不斷地生滅變化,這叫「諸行無常」。這個「行」即進行的意思,一切都正在進行。你隨著進行而進行,你自然就會開悟。

  我們的人生就像落葉,人生的這條路就像一條河流。落葉飄到河流上,落葉只要順著這條河流流就好。你不要抵抗、抗衡,你不要變鬼變怪,不要認為人定勝天。順這條河流,就叫隨緣。但是,你卻不甘願。你生命的狀態就像落葉,掉下生命的這條大河當中,只要隨它流,你就能流到大海,一定流入自性的大海,你一定能開悟。但是,你不那麼單純,你不願意,你雖然是一片落葉,如果你是男眾,你是多麼希望被林志玲撿到,女眾是多麼希望被劉德華撿到。你想靠岸,無論左邊和右邊,都是苦海無邊。你一直想要怎麼樣,這叫兩邊,叫分別心,叫二元對立、眾生的想法。眾生永遠都是這種狀態,永遠都想靠邊站。你願意承認你是那一片落葉嗎?那一個落葉就叫諸法,你也是諸法,你是五蘊合和的法,你是條件組成才有你,那個落葉也是條件組成才有它,你以為你和它不一樣嗎?你這樣對真理並沒有看透,你對生命的狀態沒有看透。

  你不要一天到晚苦修。你不懂才苦修,隨它流,你還需要掙扎嗎?你為什麼在求東求西嗎?你在求什麼?你有求的心就是痛苦。你還想要求個快樂。當你起那個心,就是痛苦,接著你才要帶個痛苦去求個快樂,這就是沒有覺性。你要清楚地看到生命、人生的狀態就是如此,故曰隨緣或恆順眾生。古人會有智慧地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此中,天或道即自然界的法則,這就是真理。真理不是釋迦牟尼佛才會講,而是釋迦牟尼佛發現了真理,所以他擅於講什麼是真理。但是真理不是他發明的,如果是他發明的,就不是真理。

  我現在喝茶,這就是當下,但是我當下知道我在做什麼,這就是一種覺知。請保持你的覺知。這樣的覺知長期保持下去,你就是一個開悟的人。如果有講才知道,沒有講就不記得,這樣就可以證明一句話:「眾生不但有覺性,也有無明。」能提起是覺性,不記得即無明。世間法是衝突的,而佛法即不二,覺性和無明同時,故曰「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唯有懂真理,你心中才完全沒有矛盾。否則,你會很苦。無論你多厲害,你的內在總是創造另外一邊來折磨你。

  你有佛性,所以你有覺知,你應該念念保持人的覺知,這就是般若。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知道什麼事情做到什麼時候就應該停止、放下或交給別人。就好像你叫一個小孩去拎一桶水,他拎過來,就放在那裡。你問他:「你怎麼不把水倒起來?」他會說:「你又沒有叫我倒。」「我叫你拎來,哪需要我叫你倒起來,你才倒起來?」很多人就是這樣子。跟你說這件事情要清楚,就代表所有的事情要清楚。

 

 聞後思維:你能讓你想求的心慢慢安定下來嗎?

閱讀 57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21 十月 2020 16:18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