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
「次日,韋剌史為」六祖大師「設大會齋。齋訖,剌史請」大「師升座,同官僚士庶」等不同階層的人整「肅」衣「容」之後「再拜」六祖「,」向六祖請法。要請法就要拜,其實別人不是要你禮拜他,他才會回答你。你禮拜是為了降服自己的傲慢,這樣你才能得到法,這是很重要的。你去買一個東西,總是希望它能十全十美,但是你又想讓對方打個折。你付出的是五折,得到的又要十全十美。同理,你希望別人將他畢生之所學毫不保留地告訴你,你只是隨便問一下,就要人家告訴你這麼多。禪宗的公案,很多的話貌似很平常,但卻能震撼人心。比如,有一個讀書人問禪師何為佛法,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佛法。」讀書人講:「這句話誰不知道?」禪師答曰:「三歲小孩都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
你常常掉入一個陷阱,希望對方告訴你一個高深的、從未聽過的答案,這樣你才會服氣。但是,法無高下,答案本身沒有高深和膚淺,那是你自己分別的。這是很多知識分子和傲慢之人的偏見。你不服氣,是因為你傲慢,所以障礙你的智慧。你若不傲慢,隨便別人跟你講一句話,你就入道了。淨空法師以前曾問過他的老師如何修行,他的老師說:「看破放下,就這樣子。」這些話,對於學佛很久的人,到處都能聽到,聽到最後就完全沒有感覺了。你已經麻痺了,這就代表你對法已經不恭敬了,但你卻察覺不到,所以,你要檢測自己的身口意,看你究竟對三寶佛法僧有沒有恭敬。
刺史「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請法之人,先讚歎後請法。聞法,「有少疑」才能突破。如果你聽完之後沒有問題,這就糟糕了,那就是問題一大堆,那才是大問題。沒有問題,是因為你根本沒有思維法義,你察覺不到很多你不懂。你會的只是文字上的翻譯,而不是法義,或你不知道怎麼修,或你知道卻做不到。但你有問題卻不去發掘,更不要說契而不捨地將之解決。你聽我上課,你真正的利益最多一分而已,只有透過自己思維,你才會得到將近五分的利益。接著,你再解開你的疑惑,你就會得到七八分的利益。之所以還未滿分,是因為你還要修行。你了解道理之後還要實修,不然都是空談。
只要我們願意請教別人,別人一定願意跟我們講。法師一般都不會吝法,除非他不懂。若有人問你,你不懂就說,不必覺得羞恥。你可以讓他自己去找數據,或推薦他請教別人。比如,有的人比較精通般若,不怎麼精通唯識,有的人比較精通禪,不怎麼精通淨土,或是顯、或是密,一般都是各有專精。當你有疑惑,你應當問,但你不應該胡思亂想找些問題來問,或是問一些跟法義無關的,除非你問的問題雖超過法義,但也是真正的問題。你不要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譬如:學佛的人要不要燒金紙?或:不小心吃到蒜,會不會怎麼樣?這些問題不是重點,你自己上網查找答案就可以了。
聞後思維:你有沒有先百思不得其解之後才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