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六, 31 十月 2020 15:27

暢談六祖壇經(296)平等待人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功-滅惡故言功

  德-生善故言德

  六祖大「師又曰:見性」即「是功」夫「,」有沒有功夫在於你是否見性。有言道:「悟前看功夫,悟後看見地。」見性沒有形象,似乎很抽象。以一個公案來講,有學人問禪師:「如何見性?」禪師答:「能見之性即汝自性。」你在談見性,好像是一個對象,禪師不回答對像是什麼,而是:「是誰在見那個對象?」佛性在哪裡?佛性不在哪裡。佛性是什麼?你要體悟一下:你現在在做什麼?你為什麼可以做?那是什麼?不需要任何語言文字,你直接去碰觸問題就對了。

  「平等是德;」只有見性之人才能平等待人,因為見性即見空性,所以平等。罪與福、善與惡的本質皆是空,唯有見到空性的人,才了知諸法平等,因為諸法空相。

  「見性是功」是要求「我」,「平等是德」是對待「人」,見不見性是你自己的事,你看所有的人「平等」,這就是一種「德」行。《金剛經》曰:「諸法平等,無有高下。」因為大跟小皆空,一切法畢竟空。問題是,你對一般人這樣講,沒有用。比如有個人失戀,你對他說:「戀愛是空,失戀也是空。」沒有效。你學了佛法之後,要能夠用出來。你應該思考如何去規勸你身邊的人,如何安慰這些痛苦的眾生,要用什麼方式講他才能夠釋懷等等。佛法不是不能講,而是你要權巧方便講,你要懂變化,講出他聽得懂的話。

  當你向別人解釋經典時,重點在於是否能幫助當事人。比如,有一個人很醜,內在產生了障礙。你如果跟她說醜與美平等,她會認為:「我這麼醜,不可能和林志玲平等。林志玲可以去拍赤壁,我只能在家面壁,怎麼平等?」你不要說:「醜和美的人,以後都會死,所以平等。」你雖然講得對,但沒有效,這是未來式。你也不能說因果平等,因為她上輩子沒有在佛前燒香供花,還亂丟垃圾,今生才長那麼醜,林志玲上輩子在觀世音菩薩面前供花,所以長得這麼好看。她一定會被氣死,這叫過去式,也沒有用。

  竅門就是不談過去或未來,從現在下手,她的心才會打開。你要將法義和名相轉換成你的智慧。你可以說,不是美跟醜的問題,而是美跟醜的人都有其障礙和優勢,我們不要羨慕或嫉妒,不要自傲或自卑。醜的人安全、好修行,漂亮的人要修行很困難。凡夫不明白任何的因緣條件都是「平等」的,所以喜歡和人比較。比如,你遇到一個比你會講話的人,你就被他比下來了。

  我寫過一篇文章,講窮人不要跟富人比,矮的不要跟高的比,醜的不要跟美的比,一條腿的不要跟兩條腿的比,每個人各有其因緣。你不要看到你失去什麼,而是你擁有什麼。最大的平等就是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正確修行,人人皆可成佛。以法義來講,只有契入「空」,你才會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這不是學的,是靠真正的領悟。不領悟,你怎麼裝也裝不來。同理,就像六波羅蜜中的忍辱波羅蜜,你只看到「忍辱」,卻不明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是建立於智慧之上的,若有智慧,自然就能夠忍辱,否則,你是忍耐而已,你會很苦。如果了解到世間就是一場夢,人生就是一場戲,哪有什麼欺與被欺呢?你能安住在法,才能夠安心、隨緣。

 

聞後思維:你有從緣起入手,觀眾生平等嗎?

 

閱讀 721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