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四, 05 十一月 2020 16:05

暢談六祖壇經(307)面對自己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

  六祖雖然不識字,但很多經典都知道。他記性很好,因為他心清淨。他大概聽人在早晚課時誦過《阿彌陀經》。他講的是經文大義:「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阿彌陀經》曰:「從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如果你以為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要經過十萬億佛土,就只是讀文字,而不明白其中之道理。

  佛經中很多數目都是表法,比如《阿彌陀經》中的「七寶池、八功德水」,代表「七覺知、八正道」。六祖講的是真實意,「十萬八千」談的「即」:如果你「身」心「中」有「十惡八邪,」西方極樂世界「便是說遠。」「十惡八邪」即理,「論相」為事。如「釋迦牟尼佛」之名號:釋迦表慈悲,牟尼表清淨,佛表智慧,清淨即法身,智慧即報身,慈悲即化身,每個人自心都有三身。又如,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從理上來講,即是貪嗔癡。

  「十惡」與「十善」相反,「八邪」與「八正道」相反。佛法的基本概念,不外乎身口意、戒定慧,你若具足,修行就完成了。如果你只知道這些名相,卻依舊不改變,那是沒有用的。你不願改變,內在的認知是想要保護自己還是希望別人尊重你呢?這個認知很難突破。

最困難的並不是叫你念佛,而是你願意改變。有的人無法改變,就是對自己的生命不透徹。他看到的都是表面的自尊心,這樣他根本改變不了。生命的狀態不是要讓別人看得起,也不是怕受傷害,而是一種付出。但你活在計較、比較,不甘付出,所以你的內心世界很苦,你心中的怨怎麼解都解不開。你認為你被別人傷害、欺負、壓榨、看輕、看扁,你擺脫不了「十惡八邪」,但你卻在念佛。你是想騙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嗎?你以為念佛就可以得救,那不是信上帝得永生嗎?

  每個人活到這麼大,表面是大人,其實內心世界就像一個受到委屈、被打壓、甚至殘缺不齊的小孩子。他躲在我們的心坎當中哭泣、吶喊,我們想盡辦法想扳回一程。比如:「你拋棄我,就是你這一輩子最大的錯誤。」這就是希望人家後悔。表面上你在修行,其實是自我欺騙。你應該讓內心世界那個小孩子長大,走出來。你當明白,在生命的洪流當中,從來沒有一個人傷害過你、限制、打壓、看不起你,而是你的想法產生了錯覺,這些錯覺一生、一劫、日積月累藏在你心中。你有如一個被壓在冰山裡的化石。雖然沒有人綁你手腳,你也沒有腳鐐手銬,你想到哪裡玩、​​坐任何交通工具都可以,你的身體很自由,但你的內心世界卻被你關著。有的人說心情不好去散散心就好,其實那不是去散散心,而是去散散錢。

  你要靜下來,透過坐禪、靜坐,直接勇敢面對自己。這樣,你會進步很快,且不會走火入魔。否則,你內心很苦,修行難以得力。你外在看起來很用功,但你的痛苦並沒有減少。你把心靜下來,無須馬上想開悟,你願意放下一分,就會得一分的解脫。雖然生命不能切割成十分之多少,你沒有能力十分地放下,便當一分一分地放下。譬如貪嗔癡無法全部放下,你就先放下貪或嗔,看哪一個比較容易。你抓住錯誤的經驗,給你心中造成的負擔、壓力越重,會讓你更苦而已。你把這些錯誤的知見,透過靜靜的觀察而釋懷,因此而放下,當下就是一種解脫。

 

聞後思維:你能勇敢面對自己,看到一切都是自己錯誤的觀念導致的嗎?

閱讀 612 次數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