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四, 05 十一月 2020 16:37

暢談六祖壇經(309)善於觀察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十惡之兩舌、惡口、綺語

  所謂「兩舌」,就是挑撥離間。既然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就要問你自己的心:你為什麼挑撥離間呢?你的內心世界就是嫉妒別人。一樣的道理,如果做人鋒芒太耀眼,就容易被人嫉妒。這就是因果。你不需要看得太遠,你看這一世,看當下,就足以明白一切。

  「惡口」即是罵人。你之所以會罵人,是因為別人的所作所為不如你的意。罵人真正的動機和潛意識是什麼呢?為什麼你會生氣,一開口就會罵他?為什麼你平常講話文質彬彬,但一吵架一生氣,什麼惡毒的話你都敢說出來?沒有學佛的人會說:「你出門就會被火車…… 」有學佛的人則說:「你生生世世會下地獄。」我們可能都曾經因為受不了別人而講出很傷人的話。別人之所以讓你覺得受不了,就是你認為他不尊重你。你尊重一個人,他縱使罵你,也會罵得比較文雅,不會罵得很難聽。此有故彼有,我們一定不尊重別人,他才會惡口相對。常言道:「出手不打笑眼人。」

  「綺語」即《論語》所講的「巧言令色」。專門講這些話的人,他的內在事實上是自卑的,他想透過這樣的話來拉攏別人,受到別人的關愛,或讓別人幫助他。有一個行業最會講綺語,那就是太監。他如果不這樣講很危險,因為他伴君如伴虎。其實那些皇帝並不一定是昏君,他們有時候也心知肚明,但問題就是他們喜歡聽好話,覺得很窩心、很舒服。有的人跟岳飛、文天祥之類的人在一起會很不舒服,因為不喜歡聽他們講話。

  我不是叫你去指責別人,而是你要觀察你自己,觀察你的內心世界,看你為什麼講出這樣的話。你如果沒有這樣的內心世界,你就不會講出這樣的話,你會不卑不亢。有的人學到這裡會誤會,他以為有時候讚美別人也是很虛偽的。你看佛經,那些弟子就很會讚美佛,但那其實不叫讚美,那叫讚歎。你應該多學讚歎的話。你很習慣看別人的缺點,你生生世世看別人的缺點已經練到如火純青的地步,但你卻不習慣看別人的優點。你為什麼要用劣根性看別人的劣根呢?你為什麼不要用善根看人性的善根呢?一個人每天都跟你在一起,他的行為舉止一定有好有壞,但好的你就觀察不了。

  我不喜歡指責一個人,之後再鼓勵他。我發現有一個很簡單的經驗:就是徹徹底底地看到他的特色,好好跟他講,他才會尊重他自己。一個人如果活著很有特色,他就不容易造惡。所有造惡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是覺得這個社會否認他們。你越否認他們,他們就要越壞給你看。這種鼓勵不是沒有原因的,這種激發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透過你的善於觀察,而講出他的特色,他從此就浪子回頭金不換。但是,你並沒有這樣的觀察能力去觀察別人,你連你的家人也幫不了。與其說你不會或不用心,不如說你沒有智慧去觀察那個人。

 

聞後思維:你有學習觀察自己的內心及觀察別人的特色嗎?

閱讀 480 次數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