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之三、正語
在談修行之前,先以古人的話來告誡你:「謹言慎行」。這句話,現在的年輕人不見得能接受,讀過諸子百家的人都知道這四個字讓人很受用,立身處世的原則不能離開它。
從八正道的角度,謹言慎行即為正語。何為不正確的話?佛經把它們概括成四類,即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不惡口,不能僅僅解釋為不亂罵人。有時候你跟別人聊天,並沒有罵他,但是他卻說:「你傷到我的自尊心了。」這讓你覺得莫名其妙。或許你真的傷到他了。比如,先生很晚回家,太太用懷疑的口吻問他:「你為什麼這麼晚回家,跟誰在一起呢?」這句話既不是惡口,亦不是妄語,但是講話傷到人就是不好的話,這就是核心。就像五戒當中有個不飲酒的戒,那抽煙算不算犯戒呢?只要傷害到別人或自己的,就叫犯戒。
「不妄語」,就是你要講真話,意思就是要如實,所以佛經一開始才講「如是我聞」,如是即如實。你不如實,怎麼會有機會見到真理呢?你常常打妄語,明明沒有看到,卻要亂講。或別人講什麼,你就順著他的話講,很多糾紛就是這樣發生的。佛教界最大的妄語,就是沒有開悟卻說自己開悟。如果有人跟你說他開悟了,或他的書裡寫他開悟,或暗示他開悟,那就是妄語。
「兩舌」就是挑撥離間。人的內在是很複雜的,有時候你還沒有察覺到你挑撥離間。你加油添醋就是挑撥離間。你要把潛意識裡所有不善的概念找出來,並將之掃除,否則你會繼續講,永遠做下去。除了罵人,一切傷害、諷刺、嘲笑別人的話,都叫惡口。有的人家裡不和睦,就是因為用嘴巴彼此傷害。
「綺語」,不僅僅指巧言令色,也包括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不知分寸地亂開玩笑。
修行,且不談見性這麼高深的事,你要先修嘴巴。你不要造口業。喜歡批評別人,講不在場的人的是非,這是世間人的通病,這是要不得的。還有一種人喜歡找人聊天,一坐下來就聊好幾個小時,他就是來浪費你生命的無常鬼。你不要沒事打電話找人聊天,難道你可以耽誤別人的時間嗎?你也不要講對眾生沒有意義的話,而是應該講對別人有幫助的話,比如安慰、鼓勵、關心的話,聖人的話,個人體悟的話,能給人啟示的話。
你沒有思考過,你真的不會講,而且思考了你也不見得會講,因為你沒有練習。所以,如何把話講好並不簡單。「正語」就是正當的、恰恰好的話,這是要建立在智慧上的。而且,有的話你只可以對某些人講,你還要懂得因人而異。如果有的人聽不懂某些話,你就不必講給他聽。你可以講聖人的話,但不是背經文給別人聽,而是應該透過闡述,以他能感受的方式來表達。你知道整體的概念之後,就應該注意你的這張嘴巴。你每天都在講話,你只要善用其心去察覺,自己去體會。
聞後思惟:你有用心學習如何講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