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四, 12 十一月 2020 21:10

暢談六祖壇經(329)勤於修正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八正道之正命、正念、正定

  五、正命

  很多人將「正命」它解釋為正當的職業,這樣比較狹隘。所謂正命,就是過正當的生活、做正當的事。比如,你一邊走路一邊吐痰,這件事情並沒有明顯的危害,大不了被開罰單,但如果你販賣人口或販賣毒品就很嚴重。所以,我們要做個區格,一種是行為,是你個人的生活習慣,一種是屬於你個人的道德問題,最廣義的解釋就是正當的生活。正當的生活還包括不要熬夜,作息要正常,不要吃太飽等等瑣碎的行為。

  「正見、正思維」屬於慧,「正語、正業、正命」這三個屬於戒。學佛法第一步就是要持戒,持戒最簡單的是言行,言行是從你的觀念展現出來的,照理講應該從觀念下手,這就是禪宗的方式,就是直接了當從心性下手。但是,當你沒有能力時,你也可以從現象下手,也就是從言行下手,修行先把言行修好。表面上,「慧」跟「戒」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其實身口意三個根本沒有辦法分開。心的東西是很細膩的,言行是很粗糙的,這個部份你趕快去修正。

  六、正念

  你不容易起心動念時時有正知、正念。只要你有貪瞋痴,你的念頭必然不正,即佛法所講的妄念,你一天到晚會起妄念。你要從貪瞋痴下手,這事實上是很困難的,所以只能往前面推:你以前對人家不禮貌,因為你內心傲慢,這當然是不對。你現在願意對別人恭敬,你的內在還是傲慢,但已經有一些進步了。這就是漸修,因為你沒有辦法一下子降伏你的內在。如果你學頓教法門,一下子就可以轉過來。

  七、正定

  六祖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癡自性慧。」這是自性的定,一般人很難以達到。你要去思考如何將念頭保持在正定,這與六祖所講的定不同,這是你修出來的定。所以一個人若修定有成果,就會成為解脫的阿羅漢,他比一般人有成就,但他並沒有辦法真正從他自性當中產生定,而是透過慢慢修行,勤修戒定慧,才讓自己得定。他定力越夠,正念就越強。

  一般人要修定很困難,照理講要修四禪八定,很忙的人一般都修不起來。最單純的方式,要麼就修數息,要麼就先念佛,透過念佛修定。這些方式你們已經聽很多了。其實,如果你真的願意放下,你就會修。否則,你怎麼試都是沒有用的。如果你真的知道佛法的利益妙不可言,你就會修。念佛很簡單,你只要每天找個時間,從自己的內心恭恭敬敬地來念,念完再看經典,透過這樣來淨化自己內心。如果你對佛號不恭敬,你對經典也不會恭敬。我講的念佛只有一個概念,就是你自己學會尊重你自己,你透過佛號來尊重你內在的這一尊佛,你自己感化、感動你自己,你知道你在做什麼。透過這樣的方式,如果你要數息,就是一呼一吸,從一數到十,若是數著數著忘了,又從一重新開始數。剛開始數下去,會喘氣,呼吸反而不自然,那是因為你是執著的。當然,你念佛也可以用數的,比如你念「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 ……透過數數看到你是否散亂。每個人自己去選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修正。

 

聞後思惟:你能時時修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嗎?

 

閱讀 547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 26 六月 2021 16:39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