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四, 10 十二月 2020 17:37

暢談六祖壇經(393)認真演戲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這個世間皆如夢幻泡影,你要說是一場夢,一齣戲,一個影子,隨便你講。它不是真實的,你的內在就不會執著。但是,你不可以只悟到這裡,否則你並沒有真正懂得空,因為你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那叫斷滅。所以,有些佛弟子認為世間都是空的,如一場夢,所以就遊手好閒。既然如此,那你不要吃飯,直接往生就好了?可見,你只是消極、亂說。

  空是有作用的。假如人生就像一場戲,戲,非戲,你演A角、 B角、大角、小角、男主角、女主角、丑角又有什麼關係呢?可你計較說:「我就是要演觀世音菩薩,你就演閻羅王。」你為什麼要計較你是小媳婦、她是婆婆?你為什麼計較他是老闆,你是打工的?你為什麼計較他當師父,你當徒弟呢?觀世音菩薩早就成佛了,他是古佛,是正法明如來,他現在怎麼又變成阿彌陀佛的左右手?你不覺得他們在演戲嗎?成佛了,接著再變眾生、菩薩,對一個開悟的人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現實的人生,你的角色你在計較什麼?你為什麼抱怨你的身份、背景,說你歹命?賣菜和賣計算機有什麼不一樣?吹冷氣和曬太陽有什麼不一樣?哪一個更好?都好,都不好。都好,是開悟的人;都不好,是迷的人。這樣講才標準。你不可以說吹冷氣的好,曬太陽的不好,也不可以說曬太陽好,吹冷氣的不好。要用迷悟來講才正確。整天吹冷氣,等去冰庫之時就吹冷氣;整天曬太陽,等五門斬首了,掛在太陽底下,就是曝曬屍體。

  悟到「戲非戲」,你就不會執著。接著,非戲,是名戲。雖然是演戲,不管是演小丑,還是演苦旦,你都要好好演。每一個人都是菩薩示現,要好好示現。你知道人生如戲,但你要演給不知道此理的觀眾看,希望他有一天也能知道。悟的人就是如此去度迷的人,你要會用。比如,你認為不應該執著文字,因為文字不是真實的,好像學禪的人都不用看經典,那是不對的。「世界,非世界,」即六祖所講的:「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但是,透過文字,可以讓你領悟到諸佛妙理,故也不離文字。

以上你若聽不懂,就要從三個的角度來聽。為什麼稱它為世界,稱它為微塵,或稱他為男人,稱她為女人?一定有一個相,才有一個名詞,故曰名相。相即事相、名相、現象、一切法。《金剛經》是可以拿來用的。比如,人家失戀,即:失戀,非失戀,是名失戀。你以為你失戀,其實你沒有失戀,因為本來就是你一個人。本來你一個人,因為有那個因緣,所以多了一個人,現在因緣消失了,那個人走了,你就是一個人。不過,你卻感覺你失戀。福,非福,是名為福;禍,非禍,是名為禍。福禍是相依的,故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此理解,你才能解開很多答案跟問題。

  大乘經典,尤其是談一實相的經典,比如《大乘起信經》或《華嚴經》,常以類似「體相用」的名詞來鋪陳。一切都叫法,為什麼諸法平等?因為一切法畢竟空寂。你今天很幸運,那是緣起的法;你今天很倒霉,也是緣起的法。幸運不用高興,畢竟空寂;倒霉,不用難過,畢竟空寂。但是在幸運之時,你要去思考,去懂得:你為什麼這麼幸運?那是你過去所修的福報;你為什麼這麼倒霉?那是你過去因緣所造的果報。

 

聞後思惟:你能認真演好你的角色,而不執著它嗎?

 

閱讀 567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 02 七月 2021 21:33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