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你是「迷人」,一研究經典,就容易執「著法相,執」著「一行三昧,」釋迦牟尼佛的用意是要幫助你,但是你不懂。如果你生病了,你是要找一付治病的藥,還是要把天下所有的藥都買回家呢?你應該趕快把病治好,以後才發心當醫生救人。
你要先一門深入,「一行」即一門之意,「三昧」就是正定、正受。只要專心一致,你就能成就。你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輕重緩急。你應該先把這個問題攻破,悟了之後再「法門無量誓願學」,因為你要度化各種人,無論是知識分子、沒有讀書的、好人、壞人、黑道的、白道的,所以你要學各種法。「一行三昧」沒有問題,是「執」著有問題。《金剛經》曰:「法善應捨,何況非法」。
你不應該「直言」身體「坐」著「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這樣修,你活著幹嗎?「三昧」乃正定,將身心不動當成「定」即是錯誤。你坐著,心不敢動、不敢想,拘鎖住,你有這種功夫,我佩服你。但是這樣修不僅壓抑,而且你心不起並不比桌子厲害,桌子就是處於心不起的狀態,它坐得比你久,好幾個月都不動。
你若是「作此解者,即」形「同」草木、「無情,卻是障道因緣。」你要修出自己的覺性。很多人犯這個毛病,他們能坐很久,常常因為坐出法喜,貪愛那種感覺,反而會坐更久。坐不久,你才不會貪戀。坐得久的,已經嚐到那種滋味,你叫他不坐反而很困難,進入狀態他不願意出來。世間最大的慾望第一個是性,但性的慾望不及毒品。你讓吸毒的人在性和毒品之間選擇,他會選擇毒品。進入禪定的人,喜悅勝過毒品,他不願意起來,這一輩子都想達到那種狀態。這樣修下去,就進入四禪八定,是不會生起智慧的。禪定是處於任何的環境都不被影響,不管別人如何責罵、糟蹋、 欺負你,你都不生氣。所以,你要感謝欺負你的人,沒有他,你修不了,亦無法知道自己的功夫。
六祖所教的方法很圓滿,能讓你頓悟,你卻覺得很困難。其實最困難的亦是最簡單的,簡單到你反而完全不會。我們的生活方式跟釋迦牟尼佛的差不多,為什麼他叫佛,我們叫眾生?差別就在於內心的世界:佛的心是清淨的,我們的心是煩惱的;佛的心是慈悲的,我們的心是憎恨的,一天到晚斤斤計較;佛的心充滿智慧,我們充滿了愚癡偏見。佛也是一個人,該吃飯睡覺,他依然吃飯睡覺。真正懂佛法的人,和上班下班、有沒有出家、在不在道場不抵觸。該去道場,你就去道場,你的因緣成熟,你自然就出家,一點都不強求,這才叫隨緣,才叫智者,這樣的修行快樂得不得了。不懂得這樣修行,無論怎麼修,你在家出家都痛苦,在公司上班痛苦,回家更痛苦。你要逃到哪裡去?再怎麼逃還不是在這個地球表面?所以不是長相或出生背景的問題,而是你的內在世界。你到迪斯尼樂園遊玩過,但你到心中的迪斯尼樂園遊玩過嗎?你內心的這個不用錢,你卻體會不了。
聞後思惟:什麼是真正的禪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