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二, 09 三月 2021 19:07

暢談六祖壇經(513)三世無常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觀完無常再觀你的身體,以佛法來講即地水火風四大,也可以加個空,因為沒有空不能組成,按醫學的原理則稱為骨骼肢體。你仔細觀,形成你身體的條件亦是無常。你要真正思維:「它是什麼因素形成的?」要一項一項觀察,不可以籠統帶過,否則就沒有力量。

  接著,你生氣,你要分析主因是什麼。第一,你內在有生氣、瞋恨的種子;第二,助緣就是你覺得那個人看起來很囂張。你內在本身有生氣的種子,又剛好遇到那個人囂張的因緣,所以讓你氣起來。光是有能力這樣分析,你的智慧已經很高了。所有事情你都可以這樣分析。比如,公司為什麼會倒閉?就有做企業管理的專家來檢測它的成敗。比如,台灣最近的觀光客為什麼會減少?你只要找出原因就有救。比如,高雄這幾年的人口為什麼一直往外流動?高雄的水質為什麼一直改善不了?如果你能探討出來,你就可以變成世間的智者。

  如果你學了佛,卻比別人更笨,那豈不是很可惜!你們來聽課的人,回到家裡被家人氣得要命,你會不會很沮喪?你來學什麼的?按照因果的角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有學就一定勝過沒學的,否則就是白學。以前我常常為企業界上課,做新人或老員工的培訓。新人剛到公司什麼都不懂,剛接觸產品就要把它賣給消費者,他們覺得有困難。這個概念是錯的。你什麼都不懂,是跟老一輩比,但跟消費者比,你勝過他們。比如,這個茶杯是怎麼做的?很簡單,你只要到公司上三天的課,你就可以挨家挨戶推銷,一般消費者不會把你問倒,因為你聽了三天的課,而他沒有聽。你們佛法聽多久了,卻被沒有聽的人擊倒!好好檢測自己,肯定是學得不對,哪裡出了問題自己去找。

  我談觀境界和身體形成的原因是無常,你們都認同,卻沒有人開悟,所以我不得不講第三個。你現在看到的就叫現在,有現在就必然有過去跟未來。人相當矛盾,現在不好,他一直希望變得更好;第二個矛盾,就是他現在很好,不希望變不好,這真是矛盾。假設會變,就全部會變,哪有說一顆心各自表述?那就是你的矛盾。你現在活著,擔心死亡,因為你希望一直活著,希望現在成為永恆,或希望你的愛人永遠在身邊,或希望你的財富不要縮水。

  過去是常還是無常?如果過去是常,怎麼會有過去這個名詞呢?就已經過去了。未來是常還是無常?或者,明天是常還是無常?明天也會變成昨天,未來也是無常。你過去很貧窮是無常,未來很富貴也是無常;你過去很健康是無常,你未來身體會越來越不健康也是無常。所以你不要得意忘形,健康不健康,你都好好地活著,貧或富,你都安身立命地過。既然過去、未來是無常,現在怎麼有可能是常?既然昨天、明天是無常,今天怎麼可能是常?你這一輩子怎麼可能是常?故三世亦是無常。

  《金剛經》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不要一直談過去,不要期望未來,亦不要執著現在。這樣,你才會生起覺性,你的心才會快樂,才會完全清清淨淨,不再有很多包袱。你過去有很多怨恨、無奈或內疚感,無常的概念可以讓你釋懷。未來說得好聽,叫夢想也好,理想也好,妄想也好,都是無常。而現在哪有常?時時刻刻都在變。透過如此觀察,會讓你對無常有更深的體會。以此類推,有更多的方法自己去想,這樣觀才有機會開悟。佛教你無常這個概念,你不能明白,你不能走入你的生命,你不能受益、感動、觸動,所以你永遠執著、固執、頑固。有智慧的人一定能通權達變,無常的智慧就是變。

 

聞後思惟:你的心是否一直在過去、現在、未來徘徊?

 

閱讀 58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 03 七月 2021 10:07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