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五, 26 三月 2021 17:31

暢談六祖壇經(525)為何輪迴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佛性是一種覺性,不是一個東西。覺性從哪裡來?還是不離開五蘊。迷是五蘊在迷,悟也是五蘊悟。生命的現象就是身心的活動,業力在推動身心的活動。你沒有察覺業力的來源,你身心的活動就會不斷地生死輪迴。業力怎麼來的?其主要的來源就是我們的貪愛。它一定不是單一個因,任何東西都不是單一個因。你會說:「師父,不是有貪嗔癡嗎?業力是不是來自貪嗔癡?」你這樣講不是不行,如果你讀過十二因緣,你就應該知道,愛本身是來自於什麼?愛的前面是受,受的近因是受,是受觸動它的,比較遠的因即無明,故我們講過去的無明加上現在的貪愛。為什麼十二因緣裡不講嗔?因為愛本身就含有嗔,愛恨是一體的。同理,我們就是被這條貪愛的繩子困住,貪愛是造成業力最主要的來源,而且這個因素相當地強烈。你要察覺你的內在,那股力量是很強烈的。不論是引力還是業力,或是宇宙當中的能量,就是有一股力量。

  你過去怎麼樣不要談,到底有沒有業力,你看你現在的樣子:明明知道這個東西不好,你為什麼要做?明明知道右邊是幸福、左邊是不幸,你為什麼要往左邊走?明明知道做這件事情對你不好,是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的,但是你為什麼要做?不要說那麼複雜,就說翹腿就好,你不知不覺就會做。這股力量是從哪裡來的?是從你腦袋裡來的嗎?它很微細,微細到你看不到,好像什麼東西在控制你,你就以為有一個什麼東西在主宰你。如果你無法了解這種理論,你就無法了解生命,你修行就不得力,你不知道你到底在修什麼行。

  這股力量最主要的因素來自於貪愛,貪愛可以說幾乎是掌控你生死輪迴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只要有貪愛,你就想要去做什麼,去做什麼就造了業,無論是造善業還是惡業,都是一種貪愛的推動。講最簡單的,就是五欲六塵,即你看到什麼就喜歡什麼,你聽到什麼就喜歡什麼。當你的六根接觸六塵,那個境界是你喜歡的,你貪愛的心就會生起。當不能滿足你,那個貪愛就轉成嗔恨。或當那個境界,不喜歡的你想要逃避它,也直接產生了嗔恨。以上是比較簡單易懂的概念。更難更深的概念是,你潛意識中在貪愛你的身心,所以你會抓著你的身心不放。一定要明白身心的真相,你才能破除它。

  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才是真正主導你不斷輪迴的因素,那就是你深層意識有很強的求生存的意志。這在你的內心世界是很深很深的。這個力量才是真正主導你不斷輪迴最主要的貪愛,佛法稱之為欲思識,在五蘊中是行蘊,就是人類或動物潛意識一直想要自己的身心活著,想要生存,想要再繁殖、生存下去。這個部分是很難了解的。你死後要去哪裡?假如你想去西方極樂世界,但萬一去不了,你想去哪裡?你想留在六道當人。這樣的想法就是有求生存的意志。去極樂世界也好,上天堂也好,當人也好,求生的意志都是一樣的。

  很多人聽我講課,一會兒講大乘,一會兒講小乘,一會兒講最上乘,一會兒講世間法,一會兒講極樂世界,這會兒好像又要破你。我不是要破你,我只是負責把所有的道理清清楚楚地講給你聽,之後就取決於你。

 

聞後思惟:如何破除內心種種的貪愛呢?

 

閱讀 48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 03 七月 2021 10:09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