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如此地生活:活著,就是活著。看到一切:流水就是流水;雲飄就是雲飄;起風就是起風;彩虹之所以會出現,並不是為了讓你欣賞的,而彩虹的消失,也不是因為它要到哪裡才消失。你不要帶著太多的動機,這樣才能夠過得自在。你要好好體悟到一個問題:你的心為什麼不清凈?光是這個問題,其實就可以開發你的覺性了。你為什麼要這麼急?你為什麼要這麼忙?你為什麼要這麼累?你常想這幾個問題就好。
我那天看到一則新聞,它說自從智能型手機上市之後,每個人平均十分鐘就看一次手機,甚至你在大馬路上也能看到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在看手機,有的連走路都在看手機。你已經不知不覺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像機器人了,很少有人度過有靈性的人生。大部分人都是重複地打開計算機、上網、玩手機、看電視,每天周而復始地如此活著。
修行人是要時時刻刻看到自己的心,直到有一天心也不用看,無心就是道。他心中就領悟到「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他就像一面鏡子而已,能夠如實看待一切的因緣。因此,你要體悟到你心中的清凈。修的人跟悟的人差別在於,只懂修、不懂悟的人就好是加工廠的工人,就是一天八個小時去上班,機器來他就拆一些零件,就這樣一直做。悟的人就是要思維。
你告訴我:「師父,我要修到我的心清凈。」你要修到什麼時候呢?我會直接問你:你的心為什麼不清凈?你為什麼不好好思維呢?你為什麼不用三天、一個禮拜?如果你覺得你家太吵,你可以找一家民宿住下來。如果你覺得台灣太吵,你可以到巴利島去。請你給自己一個機會,因為你不擅長思考,可能你思考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就不想了。你可以一個人到山上,到海邊,到一個清凈的地方,靜靜去思考:「我的心為什麼靜不下去?」
我可以簡單告訴你幾個概念:你的心不能靜,因為你心中一定有求,只是你不知道你在求什麼。你的心一定有虧欠,一定有錯,你一定覺得自己有哪些虧欠,只是你不知道虧欠誰。你的心一定有遺憾,那到底是什麼呢?你的內心世界不會逃過這幾個概念。心病要心藥醫,只能你自己去化解。如果不行,你用一個月的時間去領悟、找原因和癥結,把真正的問題找出去,之後去化解,你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心靜下來。而不是靠一個法門硬修,這樣你要修到什麼時候?當你的心中已經靜下來時,沒有事,不防礙你念佛、誦經、持咒、拜佛、坐禪。這樣不是更好、更有質量嗎?但是,你卻跳過這個部分,不願意去找答案,而一定要靠你的法門去修。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你要得到清凈,可以說是了不可得,你只是不斷壓抑而已,你會常常把壓抑當修行。請你直接進去吧!
聞後思惟:你願意在一段長時間內只思維一個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