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
大家「既」然「從遠」方「來一會於此,」就一定「皆共有緣,」只是這樣的因緣是善還是惡,還要靠你。佛法不是宿命論,不是只講過去的因緣。當下就有新的因緣,你要去耕耘,這樣的因緣才能殊勝。你聽了《壇經》,雖然你跟它有因緣,你若不好好修行,因緣也沒有辦法接繼。
你進來了,不要入寶山空手而還。求法只有一個重點,一分恭敬一分成就,「今可各各胡跪,」「胡跪」即單腿跪,「長跪」即雙腿跪。跪不下來就是不恭敬。不恭敬,法傳給你,你也聽不懂,因為你的傲慢障礙了法。
六祖「先為」大家「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拜佛要點香,因為你這一身就是一柱香。你用你這一柱香真正來點,來供佛。《法華經》講燃身供佛,那譬喻很深的道理。點香即點心中的香,就像點燈就要點心燈。你們供佛有點香都拿打火機來點。其實,香要從自性點,火就是般若,以般若的火來點自性的香,以智慧的火來點自性的香。你打火機一打,就像點你的心,你的心要打開。但是,點你這一支香香,夠不夠香就不一定,要看你的道德、情操。你不能欺騙自己,你的道德、品格、操行、持戒怎麼樣,你完全騙不了人。如果你常常犯錯,造惡業,點出來的香則烏煙瘴氣。「五分法身香」就是告訴你如何讓你自性的香展現,讓香氣遠播,那樣你就是真正的修行人,能夠徹徹底底自己去超越。「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六祖大「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問心無愧。佛法是很真實的,你要從問心有愧修到問心無愧。這不是不懂,而是你願不願意。但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會造這些惡呢?我們心中為什麼有是是非非呢?為什麼我們會有一些惡念?為什麼我們會嫉妒別人?為什麼我們會貪嗔癡?為什麼我們會生起害人之心呢?比如,你生別人的氣,你不覺得你在害人,其實你害人不淺。你隨便問一對夫妻,你問先生:「你希望你太太怎麼樣?」他說:「我希望她活得快樂。」你問太太,她也會這麼說。夫妻情侶都有共識希望對方活得快樂,但是哪一對夫妻真的讓對方活得快樂呢?全世界每個人都會這樣講,但沒有幾個人可以讓他的另一半、孩子、父母、兄弟姐妹活得快樂的。人永遠都是矛盾的,他也不知道他幹嗎。你們來學佛,應該也希望帶給家人快樂,但學了那麼久,家人有沒有比較快樂?你不願意靜靜去思考:「我如何帶給別人快樂?」你卻跑來學佛,你是真的在學佛,還是在逃避什麼呢?
我跟別人根本都不講佛法,我只談心。你的心為什麼苦?你如何離苦?你離了那些苦就自然能夠快樂。願意談這個,就代表願意談核心。別人跟你點到,你願意去思考,就代表你願意從自性修,即你可以生起你的智慧,真正去思考問題在哪裡。你願意在最短暫的時間去改變,讓別人能快樂起來,這不是慈悲是什麼?不改變,你就繼續傷害你身邊的人。
聞後思惟:如何點自性的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