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做的你沒有去做,你也犯戒。你雖然諸惡莫作,但卻沒有眾善奉行,去盡人之本份。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可以單獨成立的,世間的因緣皆如此,我們需要眾人所有的因緣所促成才能生存。你一個人還是沒有辦法修行,假如沒有萬物、食物,縱使你一個人閉關,你也活不下去,況且你還需要有人護關。有情、無情都在護持每一個人。我們也要護持每一個人,就像在護持自己的家人。
並非不犯錯,你就不用懺悔。該做沒有做,你也應當懺悔。就像有的人雖然沒有犯錯,他卻不願意去付出。你可能願意一個月捐一百塊,但你假日都待在家裡,不願意去當志工。你要看到你的心,沒有人跟你講你應該怎麼做,但你心中只要有一點點障礙,它就會障礙你的快樂;你的內心只要有一點點不安,你的心就不能安住。你不用問別人,你看你的心,就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學佛一定要談戒定慧,你如果沒有做到,你的內心是不會清凈的。
我們常講:「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一個人會犯錯,一定是他的觀念不正確。這個事情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應該去檢測你的觀念,一項一項地檢測,直到你完全清楚為止。否則,你懺悔之後必然還是會犯錯。
如果你每次懺悔,又每次犯錯,剛開始有用,比如你錯了,跟人家道歉或跪在菩薩面前哭一哭,或拜個慈悲三昧水懺,你會覺得心情比較好。其實你不是在懺悔,而是在發洩或訴苦,當你哭過之後你會比較舒服,但這並沒有解決問題,因為你的觀念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你的行為是不會變的,你的罪過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只會不斷地增長,因為你的作為一定會繼續下去。你剛開始這樣做有用,但做到後來,你會覺得越來越沒有用。就像一個人睡不著,安眠藥吃一顆到兩顆,直到最後一點用也沒有。不是安眠藥的問題。你懺悔到最後,你會覺得你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你會覺得人性為什麼這麼卑劣,你會越來越不相信自己、原諒自己。如果你反复做某些事情,但你發現沒有效果,或做了之後依舊是如此,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失去對自己的信心,便開始會產生更負面的想法,讓自己陷入不可解救的時刻。
你要適度靜下來思考,佛法的角度跟其它宗教是不太一樣的。我談過一個概念,我說佛教是無神論,很多同學不明白:「佛教講的諸佛菩薩最多,哪裡無神?」無神指的是並沒有一個造物者在創造你、主宰你,都是你自己。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任。這個世間沒有一個罪人,我不認為我們每個人是罪人。如果你認為你是罪人,你這個罪惡就像一顆大石頭,會放在你的心中,最後你只會沉淪下去,而不會浮起來。
你犯錯為什麼不是罪人呢?其實這個世界上只有病人,因為你生病了。你的心生病了。只是你的病情輕或重而已。因為我們的心生病了,所以我們不知不覺去做那個事情,所以你不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罪人。
聞後思惟:什麼是你應該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