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週一, 10 五月 2021 21:29

暢談六祖壇經(576)悉皆懺悔

作者  禪儒達觀 整理者:心燈 讀誦者:心音

 

  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作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你當「滅三世罪,」三世並非指這輩子、上輩子、下輩子,而是代表一切,代表無限的時空。你認為你看不到三世,其實佛法可以談得很遠,又可以談得很近:前念即過去,今念即現在,後念指未來,就是指你的念頭,近到念頭就是三世。

  是身口意在造罪,所以你們要「令得」身口意「三業清淨。」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這一輩子做多少錯事,數都數不完。每一輩子都這樣追討,沒完沒了。如果做不對要跟別人磕頭,你頭磕得斷掉了也還沒完。所以,悟了才能打開,但悟後並非就沒有因果,因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縱使開悟了也要接受果報,只不過不受苦,因為諸法無我。祖師大德開悟後也還要接受果報。他為什麼不怕死?因為根本就沒有生死。你為什麼怕死?因為你不了解生死。其實,你根本就死不了,因為你從來就沒有死。同理,你也從來沒有活。如果聽不懂,就先按照你聽懂的,不用產生障礙。聽不懂的暫時放下,但有一天水到渠成,你就聽懂了。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作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六祖講的是你的心。「愚迷」即痴;「憍誑」即嗔;「嫉妒」即貪。我們造罪,因為無明、貪愛。造罪的媒界即身口意,尤其以意為主,就是你的心念,即心迷念染。你的心染境界,一定造罪,所以執著就是惡。之後,你就產生貪瞋痴。

  貪嗔癡從「我」來,從自我而來。自我的概念都是從你的無明而來,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不明白自己。因為不明白自己,所以不明白別人;因為不明白別人,所以不明白這個環境;因為不明白這個環境,所以也不明白這個宇宙,所以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宇宙即是環境,人生即是我們自己。

  你只要不明白真理、真相,所有的狀態都呈現,所以你才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才會被一切的現象迷惑得團團轉。從現象談現象,永遠無解,因為現象是不可能滿足你的,是不可能公平的。世間人在找公平,他永遠找不到,因為從事項中永遠找不到公平。因為找不到,所以才有那麼多人被現象迷惑,因而怨天尤人。你看到真正的道理,現象就是公平,哪一個現象不是無常?哪一個現象不是無我?哪一個現象的本質不是無生?

  何謂愚迷?就是有我、人的分別相,有我、你的分別對待;何謂憍誑?就是驕傲、狂妄,就是自大。你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態?因為你的內在覺得你勝過別人,有「我勝你」的概念。為什麼會有嫉妒呢?你嫉妒別人勝過你,故嫉妒又叫嫉賢。此三類即「我跟人」、「我勝人」及「人勝我」。你說它很簡單,其實很困難,你的「人我」概念沒有破,問題永遠存在。

  人跟人之間如何互相對待,如何溝通,惡業都是從此而起的。你若懂得:「我不跟眾生敵對,因為眾生就是我,我就是眾生。」貪瞋痴三毒、愚迷、憍誑、嫉妒都消失,才能解決根本問題。所以,天底下任何的學問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佛法才究竟圓滿。

 

聞後思惟:你認識你種種不善心的根源嗎?

 

閱讀 68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 03 七月 2021 15:47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