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六祖「惠能度」你們「。」其實佛也沒有辦法度你。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度眾生,只有眾生自己有能力自度。觀世音菩薩能力比你好,如果能度,早就把你度起來了。觀世音菩薩正面的能力好,你負面的能力好,所以旗鼓相當,他是佛,你是魔,故道高一盡,魔高一丈。別人只是個助緣,你是主因,你要自度。你一直傷害、排斥、打壓自己,一直不肯放你自由自在。你為什麼要對自己這麼殘忍?
智慧沒有人可以給你,就像能力也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切的道理盡是如此。如果你明白這個概念,你的心就已經可以安下來了。誰在成功?自己;誰在失敗?自己。故自成自敗,成也自己,敗也自己,這是第一個概念。第二個概念,誰可以救你?自己;誰能害你?自己。故自救自害。接著談修行:誰讓你迷失?自己;誰讓你開悟?自己。所以第三個概念,自迷自悟。你們都不反對這個概念,但是你們都沒有事了嗎?不,你們都有事。這是怎麼回事?你認同這些概念,怎麼還有事?你們道理懂,實際上執行困難,所以自難自易,這是第四個結論。簡單和困難還不是自己創造的概念?
你如果覺得:「道理我懂,但做不到。」那麼,書就可以蓋起來了。蓋起來,並非叫你去睡覺,而是蓋起來思惟:「我為什麼做不到?」不要小看這個動作,有這個動作就會有智慧。但一般人都不願意這樣做。如果你能利用一天、兩天或三天去思惟,想通就通了,沒有比這個方式進步更快的了,這樣叫直指人心,叫針對問題,叫個個擊破。常常有人問我:「師父,您坐在那邊做什麼?」我說:「我坐在那邊有時候休息,有時候打瞌睡,有時候念佛,有時候思維,有時候懺悔…… 」我不會固定做什麼。同理,參加禪七的同學回來,沒有參加的人一定會問:「你們在那邊到底在學什麼?師父教你怎麼修?」別人怎麼修,不見得適合你修。修行就要實踐,實踐以前要先有正見,即為正確的思惟、正確的人生觀。
信徒跟修行人不一樣,信徒一般是求人,就是往外求,包括求佛菩薩,而修行人就是往內看。你家的春聯貼了嗎?人家都貼「恭賀新禧」,你就貼「看什麼」,別人看到會嚇一跳。你不要笑,這是禪宗的公案。這句話不是問別人在看什麼,是你在看什麼?比如,你靜坐時,坐著看自己,大部分人坐著就只是看到自己在胡思亂想,或看到自己在起煩惱,看一輩子也只看到這樣。當你遇到瓶頸時為什麼不請教別人?不要這樣呆呆地坐著看,而不知道自己看什麼。我教你的最簡單:看自己的過失。但是,你不見得做得到。大家肯定明白這句話,沒有錯,縱使我們遇到釋迦牟尼佛,遇到六祖,觀世音菩薩,到最後還是要靠自己。雖然天可以助你,但天要助你之前,自助一定在前面。自助之後,一定會有天助。
聞後思惟:如何自己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