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
「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從「自性」下手,「自」己「度」自己心中的這些「眾生, 」才「是名」為「真」正的「度。」而非口說心不行。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即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思想,這就是因。在你未真正了解之前,你很少是正確的。難道你對別人好是正確的嗎?不見得。有時候你對別人好是害了他,有時候是一種干擾、是囉嗦、藉口。何謂邪?何謂正?為自己即邪,假設是私心的,必然是邪;為別人,若是有條件、目的的,亦是邪。簡而言之,你的內在若有所動機、有所目的、有所求,那都是邪。比如,像我們出家人,到底是在利益眾生還是鞏固自己的道場,就要問自己的心,很多話都不好講開。
你沒有從內心下手,不明白真正的道理,你會很苦,無論你怎麼包裝是沒有用。曾有學生對我說:「依師父的功力,您的格局不應該只有這個樣子。」我說:「謝謝,你太看得起我了。」你的重點到底是擺在哪裡?談功力的話,現在的祖師大德跟古時候比起來就差得多了。達摩祖師的功力很高,他卻只度一個慧可,慧可傳給僧璨,僧璨傳給道信,到道信的時候才有道場,之前都沒有。達摩祖師也是去少林寺掛單,在那裡靜坐九年。少林寺不是因為達摩祖師才有,而是本來就有。
當你心中有正見,就不容易迷惑,不容易被別人影響。很多人的人生,走到最後常常跟他的原意不一樣。你想想,從小時候到長大,從中年到老年,你人生的理想,說得好聽叫不斷修正,但是理想定位之後不可以說修正,目標才可以不斷修正。如果你的理想不斷地修正,那就要探討你的內在,你根本是個沒有理想的人。你為什麼改變自己的理想?因為走人生這條路你不具備正見,而且你旁邊有很多因緣,比如親戚、朋友、同事,你本來要做建築,結果做到最後去賣水果;你本來要考公務人員,最後變生意人;本來在市場賣魚,到最後怎麼去跑船?因為你沒有建立正見。你會說這叫因緣,因為因緣不斷地變化。但是,理想就是理想,只是達成理想之中,它有不斷的因緣變化。大部分的人不明白,也不清楚,假設他沒有很清楚的正見,他的人生好聽叫做隨緣生活,難聽叫做隨波逐流,這樣的人生你會過得很苦,索然無味。
佛法所講的正見真的很困難,擁有正見的人是風吹不進、雨打不濕。修行人總是要保留一分的清高,就叫骨氣,這建立在正見,所以有的人餓死不化緣,清楚到這麼清楚,他的正見就能夠確立。確立之後,他再也不會走岔了,接下來就是時間的問題。你只要具備成功的條件,接下來會不會成功,就是時間的問題。同理,你只要具備開悟的條件,接下來就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你必然會開悟。
聞後思惟:你有清楚的人生理想嗎?